有借无还-刘备借荆州-孙权明知结果为什么还要借 (有借无还刘备)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孙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权了解刘备借荆州,肯定是不会还的,孙权为什么还要借?孙权喜欢助人为乐吗?很讨厌有些人拿着历史来做类比,甚至借着侃历史,把一些问题归...
刘备和孙权这俩人,关于荆州的破事儿,网上吵了多少年了。有人说孙权傻,明知刘备借了荆州肯定不还,为啥还要借?难道孙权真是雷锋,喜欢助人为乐?
最烦那些动不动拿历史来瞎类比的人,甚至借着侃历史,把什么都赖到“民族性”上。借古喻行不行?行啊,但你脑补也得讲点依据吧?论据没有,论点没有,硬扯那不是牵强附会吗?倒是拿出点干货来啊。
先说清楚,刘备、孙权那时候都是地方诸侯,古代军阀。至少类比到现在的省部级,代表着一方利益,他们的决策哪是欧洲小国王能比的?不能拿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县市的脑子去揣摩。
谁能称得上“御三家”?
魏蜀吴都是以一统天下为目标,这也是曹刘孙能从汉末那么多诸侯里杀出来的原因。关东联军讨董卓时,袁绍问曹操:“孟德,咱们把董卓干翻了,你理想是啥?”曹操反问:“你是大哥,你先说?”
袁琢磨了会儿,说:“我南边靠黄河,北边靠燕代,再拉上沙漠的部落,南下去争天下,谁能挡我?”曹操心里想:就你?面上却正经:“我用天下人的脑子,按天道来,啥干不成?”结果呢?袁绍最后就占了四个州。

就他?
曹操倒是拿了大半个天下,还是踩着袁绍的尸体实现的。历史给了机会你抓不住,那就只能“人为刀俎”了。刘备搞隆中对,孙策借兵定江东,说明啥?吹牛谁不会,厉害的是把吹的都实现了。像曹操、孙权、刘备这种人做事,能用普通人的是非道德去衡量吗?孙权“借”荆州,当然不是助人为乐。他当时全国前三的狠角色,没点好处,他能“借”?
根本不是“借”
刘备本来就占着荆州不少地方,啥叫“借”?以江夏郡为例。《先主传》说刘备被曹操赶出襄阳,遇到刘琦,带着一万人到夏口;《文聘传》说曹操占了荆州,让文聘当江夏太守;《程普传》说程普当江夏太守,治所在沙羡,管四个城。啥意思?
先请叔父去江夏
赤壁前的江夏,三家分治。刘备靠刘琦的关系占了东南,大概三分之一;曹操占了北部,派文聘当太守,三分之一;孙权早先打黄祖占了西南,治所沙羡,还是三分之一。夏口这个重镇还在刘备手里。赤壁后,江夏归属才变。
之前占的
《鲁肃传》说周瑜死后,孙权让程普继续当江夏太守,但治所从沙羡挪到了夏口。这说明啥?所谓的“借荆州”,其实是“换荆州”。刘备拿自己占的一部分荆州地,换了孙权的一部分荆州地。南郡就是孙权对刘备原本固有领土的补偿。

这么分
不光江夏。《孙权传》说建安十五年,把长沙分成长沙和汉昌两郡,让鲁肃当太守屯陆口。长沙是谁的?不用翻正史,都知道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还有,《周瑜传》说孙权封周瑜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当食邑;《鲁肃传》说周瑜死后,鲁肃接了他的兵和四个县;《吕蒙传》说鲁肃死后,吕蒙当汉昌太守,管下隽、刘阳、汉昌、州陵。这四个郡,周瑜、鲁肃、吕蒙一直攥在孙权手里。所以“借荆州”,就是刘备拿自己部分江夏和长沙,换了孙权部分南郡。
叫我托付给谁?
再说,夏口才是江夏真正的治所,刘琦还是长子呢。说刘备借不还不讲信义,我还说孙权搞兼并呢?国法大还是民法大?大汉法理在哪?

道理大对道理小
为啥要“借”?值不值?
前面说了,曹、孙、刘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土地是根本,再加上孙吴政权那点特殊性,江南四大家族会眼睁睁看着孙家拿地帮扶刘备?了解了这点,找“借荆州”的原因不就简单了?
赤壁后,刘备确实去江东跟孙夫人结亲(是不是孙尚香咱不管),顺便跟孙权聊联盟下一步。吕范当时劝孙权扣留刘备,被鲁肃拦了——《鲁肃传》。
不能放
鲁肃劝孙权:“曹操是硬茬,你刚占荆州,恩信还没立住,不如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多一个曹操的敌人,多一个自己的党羽,上策。”孙权听了。从大义说,联刘抗曹是基本路线;从策略说,搞合纵抗曹;从实际说,荆州是新地,让刘备先守着,共抗大敌。子肃这分析,比吕范那些眼光短的家伙强多了。
曹操听说孙权把地给了刘备,当时正写信,笔都掉地上了——《鲁肃传》。你看他气成啥样?

什么?
还有,看几集高希希《三国》就瞎扯周瑜鲁肃有矛盾的,别被带歪了。周瑜遗嘱:“主公,外有曹操,内有刘备,我又半道死了,天下事难说。鲁肃忠烈,办事靠谱,可以接我的班。要是听我的,我死也瞑目。”这是都督的托孤啊!人之将死,遗嘱基本是给事定方向的,这还能有假?
先去盖章
当然了,按现代权谋论、宫斗论,结果倒推,谁获利大谁就是罪魁祸首来扯,换得南郡,刘备获利最大。但当时孙权“借”的时候是个啥情况,心理没点数吗?“不借”,你觉得会咋样?不靠刘备,就凭孙权,守得住吗?
不“借”,守得住吗?
赤壁208年冬结束,才4个月,209年3月,曹操就开始练水师,想打江南。《武帝纪》:建安十四年春三月,曹操到谯县造轻舟,练水军。七月,从涡河入淮河,走肥水,到合肥。后来觉得谯县河小,又换到淮河练。查遍209年,曹操一年就干这事。斥候传来消息,孙权会咋想?曹军都到合肥了,他觉得谁最危险?

听说对方很厉害?
有人说赤壁后曹操不敢南下是因为马腾骚扰,其实赤壁前曹操就摆平了西凉。《张既传》:曹操打荆州前,怕马腾使坏,把他叫到洛阳,其实就是软禁了。他还能蹦跶?
其实是软禁
从战略位置讲:孙权控制夏口,能管“云梦泽”一带三江交汇处,发挥水军优势。从前沿和后方看,南郡比刘备的南四郡更靠曹操边境,压力更大。刘备当然以南郡为跳板图四川。但不换?
曹操南下第一个打的就是南郡。这可是周瑜苦打一年才得的。不换好啊,刘备就藏孙权身后猥琐发育,反正吸引火力的又不是他。难怪刘备拿下益州后,阴阳怪气说:“得了雍凉,再拿荆州给你。”

在后面
至于后来为啥“背刺”?孙权被逼疯了吧。外交策略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好端端局面被他搞砸了,没先收拾他算运气好。运气再好,也就守成之主。需要刘备的时候,你连扬州都保不住;襄樊之战前,眼红刘备的益州。之前扬州都保不住,现在惦记利息?刘备不还荆州是本分,靠南郡赚发了是他的本事。

够不上
民族文化,深远流长。其实很多事情,主流专家们都总结出来了,摆在那儿。有的人不去看、不用,这叫蠢;有的人看了、用了,却告诉别人是假的,这叫坏。几千年的智慧,难道是100年的失足,就能掩盖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