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气量狭小吗-他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中的周瑜是怎样的)
周瑜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如果你问大部分人对周瑜的看法,得...
周瑜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官都做到太尉了,位列三公。不过咱们今天不聊这些官职,聊聊大家对他最熟悉的那些印象——毕竟受《三国演义》影响,一提周瑜,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都是“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有“诸葛亮三气周瑜”,说他长得帅、娶了小乔,但气量小,最后被诸葛亮气死了。可问题是,历史上的周瑜真是个小心眼,被活活气死的吗?

其实啊,周瑜这人压根就不是小心眼,反而心胸宽得能跑马。
要知道周瑜出身可不一般,家里是东汉的世家大族,太尉级别的长辈好几个,21岁就跟着孙策打江山,帮着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被刺杀后,他又带兵奔丧,辅佐孙权稳住局面,后来赤壁一把火把曹操烧回老家,直接奠定三分天下的基业。你说他要是个气量小的人,能混到这份上?早被内耗没了。
而且周瑜年少成名,24岁就在江东名声响当当,“吴中皆呼为周郎”,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要是真小心眼,程普那老将军能服他?程普仗着自己年纪大、资历老,老看不起周瑜,总找茬。结果周瑜呢,压根不计较,该尊重尊重,该合作合作,后来程普自己都服了,跟人说:“跟周公瑾交朋友,就像喝了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这哪是小心眼的人能做到的?

不光程普,上级、同事,甚至敌人都对周瑜评价超高。孙策夸他“有你在,啥事都成了”,孙权说“周公瑜这人又猛又有胆”,刘备也说他“文武双全,心胸宽得能跑马”,连蒋干都服他“雅量大,不是几句话能挑拨的”。更别说他不光会打仗,还特懂音乐,当时有说法,“曲有误,周郎顾”——弹琴要是弹错了,周瑜都会回头看看。这样的人,人格魅力拉满,能是小心眼?
那周瑜到底咋死的呢?现在也没个准说法。
赤壁之战后,曹操跑了,但荆州被魏蜀吴三家分了。东吴出力最多,却只分到江夏、南郡一点点地,反倒是刘备拿了荆州四郡,成了最大赢家。周瑜一看这局面,给孙权出了个大计划:先打蜀地,再吞张鲁,跟西凉的马超联手,然后自己带人守蜀地,孙权占襄阳,两边夹击曹操,统一北方。这计划跟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得一拼,孙权也同意了。
结果周瑜刚从江陵出发准备去蜀地,走到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倒了,没多久就死了,才36岁。关于他的死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赤壁之战时,他跟曹仁打仗,被流箭射中右肋,伤得很重。虽然过了一年多,但当时他根本没时间好好养伤,旧伤复发也正常。另一种是《江表传》里说,他途中突然暴病,自己看了医生也不见好,觉得快不行了,写了封遗书。古代医疗条件差,加上可能箭伤没好利索,突然病死也不奇怪。

反正历史上周瑜死得挺突然,死因也没个定论,这才给了后人瞎猜的空间。
至于《三国演义》里说他被诸葛亮气死,那纯粹是小说家为了捧诸葛亮编的。不光编他嫉妒诸葛亮,还把别人的功劳算他头上——比如孙策抓太史慈的功劳、孙静打王司徒的功劳,都安给周瑜了;还说孙策托孤是张昭和周瑜一起,其实历史上只有张昭。说白了,周瑜在《三国演义》里,就是个给诸葛亮当“背景板”的工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