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他们为何毫无灭国焦虑-孙权死后东吴内部在疯狂自相残杀 (他们为何毫无信心英语)

还不了解,东吴死后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死后,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何毫无灭国焦虑、疯狂自相残杀?在,三国演义,中,最被忽视的一方当属孙吴,三国演义,名为,三国,...

admin

孙权死后,东吴在干嘛?怎么一点灭国的焦虑都没有,反而疯狂自相残杀?

《三国演义》里,最被冷落的一方,估计就是孙吴了。名义上是“三国”,曹丕、刘备称帝都有专门章节,轮到孙权称帝,两三百字就带过,还被调侃“孙十万”,加上背刺关羽的形象,后期出现次数屈指可数。

但历史上的孙吴真不是吃素的。赤壁、夷陵先不提,229年称帝后,跟曹魏在长江边打得有来有回,还使劲开发南方,把长江以南的经济搞得有声有色。

他们为何毫无灭国焦虑-孙权死后东吴内部在疯狂自相残杀 (他们为何毫无信心英语)(图1)

孙权称帝后,最刺激的不是对外打仗,而是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的“二宫之争”。这之后,孙吴就开启了同室操戈模式。奇怪啊,三国鼎立还没结束,随时可能被灭国,孙权的后人们怎么就这么热衷“自相残杀”呢?

兄弟阋墙,血色东吴

孙吴立国之初,继承人本来不是问题,长子孙登贤能,深得人心,可惜英年早逝。二子孙虑在孙登前就没了,所以三子孙和当太子,可孙权又偏爱四子孙霸,封他为鲁王,待遇跟太子一样。这下好了,两兄弟争得不可开交,最后孙权废了孙和,杀了孙霸,立了幼子孙亮。

事情到这里,已经像宫斗剧了,《琅琊榜》《庆余年》里都有类似的桥段。但历史比小说还狠。

他们为何毫无灭国焦虑-孙权死后东吴内部在疯狂自相残杀 (他们为何毫无信心英语)(图1)

孙亮继位后,孙峻辅政,孙权女儿孙鲁班跟他联手,把废太子孙和、孙鲁班另一个妹妹孙鲁育都杀了。孙亮长大后想夺权,反被孙峻废黜杀死。接着孙权六子孙休继位,又联合张布、丁奉杀了孙峻。孙权后人的互杀,这才算消停点。下面从直接、根本、客观原因聊聊这段血腥史。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直接原因,就是孙权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太摇摆了。孙登本来贤能,可惜早逝;孙和继位后,他又封孙霸为鲁王,待遇跟太子一样,这不是拱火吗?鲁王傅是仪劝谏,孙权不听,这下鲁王有了非分之想。等到闹得举国分裂,他才废太子、杀鲁王,立幼子孙亮。可这时候,裂痕已经补不上了。

孙亮虽然聪明(据说他靠老鼠屎干湿断过案),但毕竟太小,没根基,最后被权臣害死。说白了,就是孙权没管好孙和、孙霸的关系,才打开了吴国自相残杀的大门。

除了摇摆,孙权还纵容女儿孙鲁班干政。女性参政本身不落后,孙权母亲吴夫人当年就帮着稳定过政权,但孙鲁班干政,纯属添乱。

孙鲁班的妈步夫人早死,孙权宠王夫人,孙鲁班就恨上王夫人,连带孙和也一起恨。她在宫里煽风点火,先诋毁王夫人,把王夫人气死;二宫之争时,又帮孙霸拉拢全琮,跟陆逊反目。后来怕孙权复立孙和,又阻止,孙亮继位后还设计杀了孙和。她亲妹妹孙鲁育站孙和,被她借孙峻之手杀了。后来她跟孙綝争权,失败后跑魏国去了。这一通操作,让孙权后人的互杀没完没了,还影响了孙皓后来的残暴性格。

党派之争,众心难齐

但孙权的问题只是导火索,根本原因还是孙吴内部的派系斗得凶。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政权里往往有好几个地域集团。孙吴这边,主要是淮泗集团和江东集团,还有宗亲势力。

孙坚虽然是吴郡人,但不是名门,威望不如陆、顾这些大族。孙策打江东时,主要靠周瑜、鲁肃这些淮泗人士。孙权初期也靠他们,但后来慢慢拉拢江东大族,到称帝时,顾雍、陆逊都当过丞相,两大集团基本相安无事,甚至通婚。但目标不一样:淮泗集团还想着北伐,江东集团只想保住江东。孙权称帝后,北伐意愿不高,政权逐渐江东化,江东集团就成了太子孙和的支持者。

他们为何毫无灭国焦虑-孙权死后东吴内部在疯狂自相残杀 (他们为何毫无信心英语)(图1)

《三国志》里记载,太子党有陆逊、诸葛恪、顾谭这些吴郡士族,还有朱据、滕胤这些外地的;鲁王党有步骘、吕岱这些淮泗老将,加上全琮这样的军功将领。直接造成了“举国中分”。

太子党以吴郡士族为核心,拉了淮泗的诸葛恪、施绩,还有会稽的丁密;鲁王党以全琮为核心,全是淮泗军功派。孙权一开始打压太子党,流放顾谭,陆逊被气死;后来又杀朱据这些人,最后把孙和、孙霸都弄死,鲁王党里的孙奇、全寄也被杀。他最后留的辅政班子,诸葛恪、吕据是淮泗的,孙弘、滕胤是江东非世族的,想平衡两派,挺费心思的。

还有第三股势力——孙家宗室。孙权掌权后,宗亲地位提高了,但不少人野心不小。比如孙坚的弟弟孙静的孙子孙暠,孙策死后就想自立。后来的孙峻、孙綝更是权臣,孙亮继位后,孙峻先杀诸葛恪,独揽大权,还敢废皇帝。加上孙鲁班这种野心宗室掺和,朝局能不乱吗?

他们为何毫无灭国焦虑-孙权死后东吴内部在疯狂自相残杀 (他们为何毫无信心英语)(图1)

限江自保,无心北伐

客观来说,他们之所以敢这么折腾,主要是因为没感受到亡国的压力。孙权229年称帝,前一年石亭之战大败曹休,这一战打出了24年和平。魏国忙着跟季汉打,后来曹爽和司马懿争权,没空理吴国。二宫之争那几年(242-250年),魏国内斗正凶,吴国占了天时。孙权一死,魏国就来打东兴之战,又被诸葛恪打退。后来诸葛恪北伐失败,被孙峻所杀。

地利也帮了他们。虽然常说“守江必守淮”,但孙吴没拿下淮河流域,把长江防线搞得固若金汤。诸葛亮都说孙权虽然不能北伐,但守住江东没问题。曹魏和西晋不擅长水战,孙吴沿江设烽火台,用世兵制,将士安土重迁,守得挺稳。刘备、曹丕都没打过长江,孙权死后,孙吴跟魏晋互有胜负,江防一直维持到孙皓时期。孙皓残暴,名臣去世,民心尽失,才被西晋攻破。孙权后人的自相残杀,这才算画上句号。

尽管孙吴有长江防线,孙权和他后人却没居安思危,一个劲儿内耗。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漫长的互杀里,国力消耗,民心丧失,最后灭亡。

参考文献: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2、胡阿祥主编:《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7年版3、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4、朱子彦:《孙吴的地域集团与立嗣之争》,《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5、把梦阳:《论“二宫并阙”与“举国中分”——对孙权二子夺嫡事件的再研究》,《史林》2013年第4期。


上一篇: 蜀汉为何没有反对的声音或者举动-孙权称帝时蜀汉集团是怎么想的 (蜀汉为何没有公主) 下一篇:吴太祖孙权-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东吴的建立者 (吴太祖孙权)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