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传说曹操铜雀台锁二乔是真是假 (曹操铜雀台聚会)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那么曹操铜雀台锁二乔是真是假?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曹操扫平北方袁绍后暂居邺城,某日夜观星象见城东北方有一道金光掠过,命人查看...

admin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话传得挺广,那曹操当年建铜雀台,真就是为了把东吴的大乔小乔锁进去吗?咱先不急着下结论,扒扒史料看看。

话说曹操扫平北方袁绍后,暂居邺城。某天夜里他瞅见城东北方向金光一闪,赶紧派人去看,挖出来个铜雀。手下将领都拍马屁说这是吉兆,曹操一高兴,就开始在邺城大搞基建,修起了“邺三台”。中间是铜雀台,两边分别是金凤台和冰井台。咱们现在常说的“铜雀台”,其实是指这三台的总称。

那问题来了,曹操真是因为二乔才修这铜雀台吗?下面从政治、军事、文化三个方面唠唠。

先说政治。这“邺三台”可不是随便修的,那是地位的象征,跟商周时期的九鼎一个意思。你看时间线:建安十三年,曹操当上了丞相;建安十五年,铜雀台开工;建安十八年,铜雀台刚盖好,曹操就被封为魏公,同年金凤台(当时叫金虎台)开建;建安十九年,他把闺女嫁给汉献帝,地位更稳了,次年冰井台动工;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成了魏王,加九锡,魏国也建起来了——这时候三台才算彻底齐活儿。

传说曹操铜雀台锁二乔是真是假 (曹操铜雀台聚会)(图1)

要知道,当时只有天子能修三台,诸侯最多修两台。曹操这操作,说白了就是“温水煮青蛙”:一边巩固自己的权势,一边慢慢挑战“亲汉派”大臣的底线。他还培养曹植,自己出去打仗时,政权还能稳稳攥在曹家手里。三台修得越高,他废汉建魏的心思就越明显,当时满朝文武谁看不出来?

再说说军事上的用场。建安十三年曹操刚在赤壁吃了败仗,对水军那是上了心。当时他还修了个玄武池,专门用来训练水师。再说这三台本身,盖得老高,在城里头当瞭望哨、指挥所都合适,还能囤粮草军械,战时调配物资也方便。《水经注》里说铜雀台“高十丈,有层百一间”,这规模,搁现在也算高楼了,军事价值拉满。

最后,铜雀台还是当时的“文化打卡地”。曹操这人,不光是政治家、军事家,诗写得好,字也漂亮,“三曹”能和“建安七子”齐名,真有两把刷子。他修这台子,自己享乐是一方面,也开放给当时的文人墨客。大家常聚在这儿吟诗作对,好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都是在这儿写的,对当时的文化繁荣也算出了份力,给后世的文学活动立了个标杆。

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铜雀台建在十五年,时间差在这儿摆着呢。杜牧那句诗的重点,真不是说曹操贪图美色,而是暗讽周瑜——你周瑜赢了赤壁,不还是挡不住曹操一步步称王?现在一说铜雀台总想到二乔,跟咱们一说故宫就想到后宫佳丽三千似的,有点跑偏了。比起曹操建铜雀台的真正用意,那句“铜雀春深锁二乔”,倒更衬得上他“奸雄”的名号。

还有人说啊,曹操手下的“摸金校尉”盗墓来的宝贝不敢见光,假借搜罗美女的名头修铜雀台,其实是用来藏赃物。这说法听着挺热闹,但没啥实据,就当个野故事听听吧。


上一篇: 孙策活了26岁-周瑜活了36岁-娶了二乔之后 (孙策活了25岁还是26) 下一篇:背后真正原因揭秘-曹操修建铜雀台是因为二乔 (背后真正原因揭秘)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