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皇帝故事-在死牢里长大的皇帝-汉宣帝刘询 (皇上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

admin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第一个称“始皇帝”,从此开启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皇帝是核心,权力最大,自称“朕”,别人得叫“陛下”“圣上”。今天咱们聊个有意思的——从监狱里爬出来的皇帝刘询,也就是汉宣帝。这哥们儿本来跟皇位八竿子打不着,最后居然成了明主,有人说他“长安牢狱里走出的天子”,还有人拍成了电视剧《乌龙闯情关”。他是咋做到的?经历了啥?一切还得从公元前92年,汉武帝末年的长安城说起。

长安天牢里有个叫刘病已的死囚,这辈子能平平安安当老百姓就烧高香了,结果鬼使神差成了皇帝。刘病已登基后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被誉为西汉的“中兴之主”。

那一年,鲁国人丙吉迎来了命运转机。丙吉学过律令,当过鲁国的狱吏,有功后被提拔到廷尉当右监,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检察官。可惜朝廷里光有政绩不够,丙吉不擅长搞关系,没多久涉案被牵连,罢官出京,去外地当州从事了。

突然,丙吉接到调令回长安任职,他满心疑惑,但还是赶紧收拾行李上路。

皇帝故事-在死牢里长大的皇帝-汉宣帝刘询 (皇上故事)(图1)

这一年,长安城出了件大事——“巫蛊之祸”。老皇帝汉武帝和太子刘据闹掰了,太子被佞臣诬陷,怕被杀被迫起兵,结果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跟着上吊了。汉武帝怒不可遏,下令严查太子全家和党羽,几万人受牵连,不少京官被削籍为民。案情太复杂,朝廷从地方调人办案,丙吉之前在廷尉干过,又没牵连,就被调回长安参与审理。

那时候政治高压,根本没法“审理”,一切早有定论,丙吉他们的活儿就是按程序办事。丙吉的任务是主管长安监狱。

长安天牢里有个刚满月的婴儿,因为“巫蛊之祸”被关进来。他是卫太子的孙子,汉武帝的曾孙。太子刘据生了史皇孙刘进,刘进又生了这孩子,叫皇曾孙。孩子一出生就遭殃,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都死了,政敌们不知道咋办他,就先关着等死。

丙吉查监狱时发现了这孩子。婴儿哭久了又缺奶,奄奄一息。丙吉于心不忍,偷偷找来两个刚生完孩子、还有奶水的女犯人,一个是淮阳人赵征卿,一个是渭城人胡组,轮流喂他。还给他找了间干燥通风的牢房,冷暖、东西都备齐了。

接下来几个月,丙吉拿到俸禄,先换米肉给孩子,每天都要看一眼,不准人打扰。有时候忙或者病了,还派家人去,看孩子被褥干不干、吃得好不好。孩子老生病,丙吉就找狱医来瞧,按时喂药。丙吉俸禄本来就不多,还要养孩子和两个奶妈,但他总先想着孩子。要不是丙吉这么细心,这孩子早死在牢里了。两个奶妈也把他当亲儿子,就这么着,这孩子在监狱里居然长大了。

孩子五岁时,丙吉觉得总不能让他一辈子在监狱里,就试着请高官收养,结果一听孩子来历,都避之不及。没办法,丙吉只能继续照顾。孩子大病一场好后,丙吉给他起名“病已”,意思是病好了,以后不会再得病。这孩子就叫刘病已了。

后元二年,汉武帝病重,有人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多疑的老皇帝立马派使者来,说监狱里不管啥犯人,全杀光!使者郭穰半夜跑到丙吉的监狱,要执行命令。丙吉直接把大门关了,不让进,隔着墙喊:“皇曾孙在这儿呢!其他人杀就杀了,这可是皇上亲曾孙啊!”

俩人僵持到天亮,郭穰进不去,只能回去复命,还告了丙吉一状。没想到汉武帝听了,叹口气说:“这大概是上天借丙吉的嘴提醒我吧。”他没怪丙吉,也没再让杀人,反而大赦天下。说来也怪,汉武帝的病后来还真好了。

监狱一下子空了,两个奶妈回了老家,刘病已也不是犯人了,能当老百姓了。丙吉张罗着给他找去处,打听到他父亲史皇孙的舅舅史家在杜县,就把孩子送去了。史老太太见到曾外孙,惊喜交加,亲自照顾。史家为了孩子安全,也不提监狱的事,丙吉回长安也绝口不提。

晚年的汉武帝知道了“巫蛊之祸”的真相,后悔得不行,下诏罪己,开始平反。刘病已的命运开始变了。临终前,汉武帝想到刘据这一脉还有个独子——刘病已,就下诏让宗正把他重新载入皇室牒谱,恢复了皇室身份。

在中国,血缘身份特别重要,尤其是皇室。之前刘病已不是皇室成员,没政治前途,还可能惹祸,所以没人愿意收养。现在恢复了身份,不仅成了贵族,还有可能进政治核心。更关键的是,他是汉武帝嫡长子刘据唯一的后人,前途无量。

按规定,未成年皇室成员由掖庭令抚养,刘病已从杜县被接到长安。当时的掖庭令张贺,年轻的时候是刘据的家臣,一直念着太子的恩,现在把这份感情全用在刘病已身上,对他特别好。张贺不仅职权范围内优待他,还自己掏钱让他读书游学。刘病已长大后,张贺还给他娶了暴室啬夫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靠着妻子许家、张贺和史家的资助,刘病已接受了系统教育,跟东海澓中翁学《诗经》,喜欢读书,也用功。他还喜欢游侠、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但没沉迷,反而借机会观察风土人情,了解民间疾苦,接触真实社会。他经常回杜县史家,喜欢那边的山水,“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史家表叔史高、史曾、史玄都和他一起长大,史称他“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数上下诸陵,周遍三辅”。年轻的刘病已在关中一带小有名气。

成年后,刘病已住在尚冠里,继续交结官民,名声越来越大。他和丙吉分开后,丙吉升迁为大将军霍光的长史,霍光很器重他,又升他为光禄大夫给事中。不知道俩人在长安会不会遇到,反正丙吉对刘病已恭敬如常,绝口不提当年事,刘病已也不知道丙吉就是那个照顾他的狱官。

刘病已18岁时,丙吉又给了他一个大恩。

元平元年四月,汉昭帝驾崩,没留下子嗣。霍光奏请昌邑王刘贺当皇帝,结果刘贺即位后荒淫无道,被废了。这下没皇帝了,霍光和张安世他们讨论继承人选,汉武帝的子孙里,广陵王无能,燕王一系谋反被排除,就剩卫太子刘据这一系的刘病已了。

丙吉抓住机会跟霍光说:“将军您受武帝托付,现在昭帝早逝,所立非人,天下都听您的。社稷宗庙的命就在您一举了。大臣们讨论的都是有爵位的宗室,忽略了民间的皇室子孙。武帝临前遗诏让皇曾孙刘病已认祖归宗,现在他十八九岁了,我小时候见过他,通经术,有才干,举止得体,名声在外。您先让他入侍皇宫,让天下知道,再决定大策,天下就幸甚了!”

霍光觉得有理,刘病已血统才干都合适,就下定决心尊他为皇帝。

皇帝故事-在死牢里长大的皇帝-汉宣帝刘询 (皇上故事)(图1)

霍光点头后,大臣们纷纷附和。霍光和众大臣上奏皇太后:“按礼法,大宗无嗣,可择旁支贤者。孝武皇帝曾孙刘病已,由掖庭抚养,十八岁,师从《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继嗣昭帝。”皇太后同意了。

皇宫派使者到尚冠里接刘病已,先洗沐更衣,到宗正府,再进未央宫见皇太后,被封为阳武侯。然后群臣奉上玺绶,迎他即位。刘病已拜谒高庙,登基称帝,就是汉宣帝。他即位后,对张贺、史恭等人加官晋爵,子孙也大加封赏。对丙吉,认为他有拥立之功,封为关内侯。

刘病已不知道丙吉两次大恩,他心里张贺、史恭功劳更大。朝臣也不知道俩人关系。丙吉敦厚,从不提过去,在争权夺利的政坛上,这品德显得特别高贵。

多年后,刘病已排除权臣亲政。有个老宫婢则离开皇宫后生活困难,让人替她上书请功,说自己当年养育过皇帝,要求朝廷照顾。有关部门不敢怠慢,呈给汉宣帝。刘病已看到上书,模糊的童年印象逐渐汇集起来,隐约觉得童年还有更多事没想起来。他下令掖庭令去问则详情。

则说自己有养育之功,丙吉可以证明。掖庭令把则带到丙吉府上,丙吉认出她,说:“则当年确实在监狱,但她不是皇帝的奶妈,还不好好喂,还打孩子。只有淮阳人胡组、渭城人郭征卿才是真正的奶妈。”丙吉把当年在狱中共同抚养的艰难、害怕和无奈全说了。

刘病已听了又震惊又感动,童年记忆全串起来了。丙吉有旧恩却不言功,让他感叹不已。他下诏免则为庶人,念她曾喂养过,赐钱十万;下诏找胡组、郭征卿,两人已死,又找她们的子孙,厚加赏赏。胡、郭两个当年的囚犯,忠厚善心,最后得了报答。

对丙吉,刘病已下诏给丞相:“朕幼年卑微时,御史大夫丙吉有旧恩,功德无量。《诗》曰:‘亡德不报’。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使者去授封时,丙吉病重起不来,刘病已让人把封印纽佩带在他身上。丙吉因善举、谦让和高尚道德,赢得皇帝尊崇和朝野敬佩。

丙吉死后,朝廷追谥他为“定侯”。

长安人伍尊年轻时是监狱小吏,见过丙吉抚养刘病已。刘病已即位后,伍尊劝丙吉请功,被谢绝。后来刘病已的儿子汉元帝在位时,伍尊上书说:“先帝在时,臣曾上书陈述所见,结果被丙吉删去,将功劳归于胡组、郭征卿。”汉元帝时期,朝野依然对丙吉大为称赞。

整个西汉都挺敬重丙家。丙吉的博阳侯是世袭的,他儿子丙显继承了。不过丙显后来犯了事,朝廷看在丙吉的份上,没追究。丙家子孙一直当侯,直到王莽篡汉才断了。


上一篇: 她为什么被废黜-汉宣帝刘询第二任皇后-霍成君 (她为什么死) 下一篇:又从死囚逆袭成皇帝的-刘病己是如何从皇孙变成死囚 (玄幻:从死囚场走出的暴君免费)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