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去世后如果是扶苏继位-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秦始皇死后)
对秦始皇和扶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去世后,如果公子扶苏继位,秦国还会灭亡吗?还会有汉朝吗?秦国的灭亡,很大程度源于胡亥和赵高等人的,作死,,但如果立扶苏成功继...
秦始皇去世后,如果公子扶苏继位,秦国还会灭亡吗?还会有汉朝吗?
我觉得吧,这事儿还真不好说,但大概率还是得完蛋——秦朝当时摊上的问题太多了,扶苏要是解决不了,别说保住秦朝了,可能垮得更快,顶多就是刘邦和项羽的剧本不一样。汉朝?肯定没戏了。
扶苏到底啥立场?从“焚书坑儒”里找线索
史书里没明说扶苏啥立场,但也不是完全没得猜。扶苏为啥被发配上郡?根儿就在“焚书坑儒”这事儿上。
“焚书坑儒”其实是“焚诗书、坑儒生”两档子事,起因是六国文化和秦文化本来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再加上士族阶层对秦朝那套统治方式不买账。秦始皇一开始没急着硬来,一方面试着学学六国文化,另一方面还弄了个“博士”的官儿,请六国各路学者来当官,参议国事,想着这样能让六国知识分子消停点。
可六国那些读书人根本不领情。秦始皇按齐鲁文化封禅泰山时,山东那帮士子背地里就笑话他;请来的博士们呢,议事时闷不吭声,背地里却天天骂新政。
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宴,七十多个官吏、博士上去祝酒。结果有个叫淳于越的齐人博士,又跳出来怼中央集权,非让秦始皇恢复分封制——这可是碰瓷碰到了皇帝心坎儿上,秦始皇能不炸吗?当场就有了“焚书”的事。后来“坑儒”,是因为侯生、卢生两个术士跑了不算,还到处说秦始皇坏话,秦始皇一怒之下,把咸阳城里的术士四百多全杀了。
扶苏这时候跑出来劝秦始皇:“天下刚平定,远方的人还没归心,读书人还捧着诗书学孔子呢,您现在用重法整他们,我怕天下更不安稳。”结果秦始皇一听就火了,直接把扶苏发配上郡,让他在蒙恬手下当差。
扶苏这劝谏,听着是为天下好,其实露了个大破绽——他骨子里更信儒家那套治国法子,这才是秦始皇真火大的地方。把他发配上郡,一方面是让他反省,另一方面也是让他离咸阳远点,别再被儒家那些人带偏了。
要是扶苏真当了皇帝,秦国会变成啥样?
秦朝完蛋,胡亥和赵高肯定脱不了干系,但当时秦朝摊上的烂事太多,光靠扶苏一个人,怕是也救不回来。
首先,扶苏肯定会改严苛的法,搞点宽仁。都说“天下苦秦久矣”,好像秦法是罪魁祸首。但后来挖出来的秦简看,秦法其实没那么残暴,赏罚分明,老百姓虽然不习惯,但怨气不算大。真正恨秦法的,主要是士族和读书人,因为一统六国后,他们的利益被削得最狠。秦法变残暴,其实是胡亥和赵高上台后才的事儿。可扶苏还是觉得秦法太严,这从他老怼秦始皇就能看出来。所以他要继位,肯定会改法,少打仗少搞大工程,老百姓能喘口气,但士族对秦朝的恨,可消不了。
其次,扶苏信儒家,肯定会从“军事优先”转向“文治优先”。秦国靠商鞅变法强大起来,那套法子就是为打仗服务的,老百姓靠军功吃饭,不打仗就没出路,所以秦国老想扩张。可扶苏上台,八成会少打仗,重心转到文治上,老百姓能松快松快。但军方呢?他们的利益肯定受损,搞不好要闹脾气。
再一个,扶苏可能会搞分封制。从“焚书坑儒”就能看出来,儒家那帮人死磕分封制,为了这事儿连秦始皇都敢怼。扶苏要是信儒家,八成也会搞分封制。这法子能缓和六国文化和秦文化的矛盾,就像西汉初期那样,刘邦也是先搞郡国并行。可分封制等于开倒车,新贵族(秦国自己封的)和旧贵族(六国原来的)肯定要掐起来,国家又得乱。
最后,各地叛乱还是免不了。秦末起义,表面是陈胜吴广带头的农民,主力其实是六国旧贵族(武臣自立赵王,魏咎魏王,田儋齐王,刘邦起兵沛县,项梁起兵会稽)。这些旧贵族和秦朝的仇,死结,解不开。秦始皇在的时候,叛乱就没断过,只是没成气候。扶苏就算再仁慈,没了秦始皇的威慑,乱子肯定更多。胡亥残暴,激出了陈胜吴广;扶苏宽仁,但前面说的那些问题,照样能激起叛乱,只不过主力可能不是农民,而是六国旧贵族。所以刘邦那种农民起义的剧本,可能没了,但项梁他们那帮贵族反叛,肯定躲不掉。
所以啊,就算扶苏当了皇帝,秦朝该完还是得完,顶多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戏码不一样。汉朝?想都别想。

扶苏继位后,最直接的可能是放宽秦法,减少徭役,让老百姓喘口气。但问题来了,秦朝那套靠军功爵位的体系本来就让六国贵族眼红,扶苏要是一改,这些靠军功起家的老秦人肯定不乐意,军方势力一反弹,内部先乱套。

再说分封制,扶苏要真搞了,等于把刚统一的蛋糕再切开分给六国旧贵族,这不是自己找抽吗?表面上缓和了矛盾,实际上给了那些贵族反叛的底气,就像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最后不还是打起来了?秦朝本来就根基不稳,这么一折腾,分裂得更快。

还有,扶苏那套儒家仁政,在乱世里可能根本不管用。老百姓苦秦久,但未必就信儒家;六国贵族要的是复国,不是什么仁政。所以就算扶苏上台,陈胜吴广可能不会先起义,但六国旧贵族肯定不会安分,项梁、田荣他们该反还是反,秦朝照样被推翻,顶多换个推翻的方式,结局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