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项羽造反时为何没有召回来-秦朝在岭南还有军队 (刘邦与项羽)
对秦朝大军和起义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末天下大乱,为何不召回岭南秦军对抗刘邦项羽?秦始皇在攻打楚国之后,就发动了针对百越之地的战争,大将王翦率领60万秦军灭楚后继...
秦末天下大乱,为何不召回岭南秦军对抗刘邦项羽?
秦始皇在灭了楚国之后,就盯上了南边的百越之地。大将王翦带着60万秦军灭楚后,转头就往南打百越,还设置了会稽郡,这是公元前224年的事。这一仗不光灭了楚国,也是秦朝打百越的开端。
不过史书没细说王翦怎么打的,直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又过了两年,秦始皇亲自下场,对百越打了三次大仗。第一次是屠睢带50万秦军分五路打,结果伤亡惨重,失败了;第二次是任嚣和赵佗带30万秦军,总算把百越征服了,设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搞郡县制;第三次是赵佗在公元前210年打瓯骆,这时候秦始皇都死了。

秦始皇一统六国
这四次打下来,秦朝往百越塞了至少50万移民,打仗的士兵留下了,家属也跟着去,百越就这么成了华夏的地盘。
可到了秦末天下大乱,刘邦项羽都快把秦朝灭了,岭南的秦军愣是没动窝,楚汉打那么凶,岭南还是跟中原隔绝着,直到刘邦建了汉,才派陆贾去说服赵佗归顺。
那问题就来了,秦朝为啥不把岭南的秦军调回来打刘邦项羽呢?
有人说是秦始皇不让回,理由是《大秦帝国》里写过,秦始皇对赵佗说:“中原要是有乱子,南海军别北上,把路封了,别让乱事波及南海。老秦人一北上,华夏就没了南海!”
这段话听着像那么回事,不过注意,这是孙皓晖写的小说情节,不是真的。秦始皇哪能知道自己一死中原就乱呢?再说,他真下命令,后来的秦二世胡亥也能调兵,为啥岭南军没动?

秦攻岭南百越之战
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战乱来得太猛,秦朝根本来不及调兵。
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结果赵高和李斯把朝廷搅得天翻地覆。赵高忽悠胡亥杀了扶苏、蒙恬,连李斯都被逼死了。后来陈胜吴广起义,赵高一开始还瞒着胡亥,直到周文打进函谷关,胡亥才慌了。可这时候起义都燎原了,秦朝连像样的平叛部队都没,只能临时抓骊山的囚徒和关中子弟凑章邯的兵。章邯打赢了几场,把陈胜、项梁都打败了,朝廷就觉得稳了,哪还想着调远在岭南的兵?再说,关中、巴蜀的兵够用了,犯不着跑那么远调兵。结果章邯又去打巨鹿,遇上项羽,40万主力全没了,秦朝根本没反应过来,更别说调岭南军了。而且从岭南到中原,快马传信都得一个月,一来一回两个月,战局天天变,岭南军赶过来黄花菜都凉了。几十万大军粮草、器械准备几个月,走路还得半年,根本来不及。

陈胜吴广起义是在秦始皇去世之后
第二,岭南的秦军压根不想回来,自己要割据。
《史记》里写,任嚣快死的时候跟赵佗说:“中原乱了,秦朝暴虐,咱们南海偏远,怕乱兵打过来,不如把去中原的路断了,自己守着。番禺有山有海,又有中原人帮着,也能当一州之主,建国得了。”这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想救秦朝,想割据。任嚣一死,赵佗立马动手,杀了秦朝的官吏,换上自己人,又吞并了桂林、象郡,自己当了南越武王。他们压根就没打算回去救秦朝,山高皇帝远,秦朝也管不着。

任嚣、赵佗割据自立
第三,秦朝内部太乱了,岭南军不敢回来。
要是秦始皇还在,可能还听调遣,可胡亥一上来就杀蒙恬、李斯这些功臣,朝廷里天天斗权。章邯功劳最大,赵高还猜忌他,章邯自己都说:“打赢了怕被嫉妒杀,打败了更得死,干脆投降项羽吧。”任嚣和赵佗又不是瞎子,知道朝廷里啥情况。就算他们想救,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回去会不会被杀,权衡下来,还是保命要紧,不敢回来。

赵高乱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