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神宗为什么敢自称-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神 (宋神宗为什么叫神宗)

说到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有最辉煌的时刻,经历了春秋战国,汉楚之争,隋唐天下,宋明清直至近代乃至如今,每个时期都有许多,像隋朝的开凿大运河,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每个朝代都有不少具有传奇色彩或者背...

admin

说到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有不少高光时刻,经历了春秋战国,汉楚之争,隋唐天下,宋明清直至近代乃至如今,每个时期都有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事儿,像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每个朝代也都有不少传奇皇帝,但今天咱们聊一位在历史上评价挺两极的——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一般古代皇帝的庙号谥号里很少带“神”字,这“神宗”是咋回事?宋神宗赵顼,算不算昏君呢?

宋神宗为什么敢自称-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神 (宋神宗为什么叫神宗)(图1)

先说个有意思的:宋神宗为啥叫“神”?

要聊宋神宗,得分两面看,他既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让人摇头的地方。先琢磨琢磨这个“神”字。按理说,“神”这个字在庙号里可不多见,毕竟古人敬鬼神,觉得这字太重,一般不给活人用。那赵顼的庙号咋就带了个“神”呢?

当时官员解释得挺玄乎,说庙号这东西由来已久,好皇帝不少,但还没人用“神”字当庙号。要么是“神”字太妙,万物都难比得上;要么是天意让他配得上这庙号?还引用了《尚书》里“乃圣乃神,乃武乃文”,说圣神是立道的根本,文武是立事的基础。

但也有人觉得,这“神”字其实是明褒实贬。神宗去世时,守成派的大臣给他选的庙号。守成派本来就不赞成他搞变法,刚去世总不能直接骂吧?那就挑个“神”字——听着像夸,其实暗戳戳说他“民无能名曰神”,说白了就是“不知道该咋评价你了,随便吧”。

“神”字在古代有好几个解释:民无能名曰神,壹民无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无方曰神……反正挺复杂。但结合当时情况,选“民无能名曰神”的可能性,还真不小。

不过话说回来,宋神宗确实挺有政治抱负的。他登基时才十九岁(虚岁二十),年轻人嘛,总想着干一番大事业。面对北宋当时的老问题——财政紧张、军力不行、官僚腐败,他没像有些老皇帝那样犹豫不决,反而想着大改特改。

那宋神宗赵顼,到底算不算昏君呢?

赵顼早当太子时就挺支持变法,一登基立马就动手,重用王安石,想着君臣一心把国家搞富强。就凭这点,他肯定不算那种啥也不干的昏君,敢想敢做的劲儿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变法一推进,他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王安石的变法,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蛋糕,从开始就反对声不断,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都站到了反对派那边。宋神宗作为变法的最大靠山,本该坚定地帮王安石压住反对声,结果呢?他居然开始自我怀疑了,不仅没帮王安石排除阻力,有时候还反过来质疑王安石的措施。王安石后来评价他:“气魄不够宏大,思想不够深刻,性格不够刚毅”——说白了,就是魄力差了点,想得不够深,性格也不够刚,遇到反对就容易动摇。

不光变法这事儿,他后来搞的“元丰改制”,想改官僚体制,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态度不坚定,最后没达到目的。还有对西夏用兵,本来想打场胜仗洗刷宋朝的耻辱,小胜之后有点飘,贸然深入敌境,结果被西夏反杀,惨败收场。王夫之就说:“宋政之乱,自神宗始”,说他不是因为他奢淫暴虐,而是因为他“求治太急”,下面的人瞎出主意,搞得天下骚动。

赵顼推行新法,目的是富国强兵,这和王安石一致。但在“抑制兼并”这事儿上,他就不如王安石坚定了——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怕得罪上层既得利益者,最后负担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宋神宗为什么敢自称-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神 (宋神宗为什么叫神宗)(图1)

《宋史》里对他评价也挺有意思,前半段夸他:“天性孝友,侍立两宫终日不倦;即位小心谦抑,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厉精图治,将大有为。”后半段又说他:“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青苗、保甲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大概就是说他前期挺好,后期有点刚愎自用,听不进劝,一条道走到黑吧。


上一篇: 强光了钱-最后连老婆都被抱走-皇太极灭了林丹汗的国 (强光是啥) 下一篇:水浒里有几位被招安的好汉明明手握重权为什么不帮宋江报仇 (水浒里有几位女性)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