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喝茶时的即兴之作-赏析-凉风亭睡觉 (裴度妻子)
裴度,中唐诗人,出生于仕宦人家,因此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读书思考的习惯,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裴度虽然家境殷实,但是他学习却非常刻苦,年轻时也没有多少闲情逸致去享清福,当了宰相后,裴度...
裴度这人,是中唐时候的诗人,家里世代做官,从小看着大人们读书、处理公务,自然也养成了爱琢磨、爱读书的习惯。
他家境挺好,但年轻时一点没闲着,读书特刻苦,哪有空享清福啊。后来他当上了宰相,肩上的担子那叫一个重,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就得泡壶茶缓缓,不然绷太紧了真受不了。
到了晚年,喝茶又不一样了,不急不躁的,闻着茶香,跟朋友聊聊天,多自在。就算是一个人坐着,喝茶也成了顶有意思的事儿。
看着沸水冲着茶叶,上下翻腾,逼出那股清幽的香味儿,心里也跟着静下来,啥烦恼都没了。下面这首诗,就是他在凉亭喝茶时随手写的,笔触挺细,心境也特别悠然。
凉风亭睡觉(唐代:裴度) 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裴度24岁就考中了进士,后来很受唐宪宗的看重,一路做到宰相,政绩也不错。写诗这事儿上,他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奇诡玩意儿,晚年跟白居易、刘禹锡他们走得特别近,经常一起聊诗。后来他隐退了,住在东都洛阳,平时最爱喝茶,这首诗就是写他怎么享受喝茶这清福的。

退了官,他也就不惦记那些名利得失了,一门心思琢磨怎么安安稳稳过晚年。他还特意在东都洛阳修了座绿野堂,没事就叫上亲朋好友来园子里逛逛,挺惬意的。第一句“饱食缓行新睡觉”,就把他闲适的样子写出来了——刚吃饱饭,慢慢溜达溜达,再在凉亭里小睡一觉。
“饱食”嘛,就是吃得好,不用愁;“缓行”呢,说明心里没啥事儿,不着急走,多自在。一个“新”字,还能看出他挺会养生的,不贪睡,也不让自己累着,小眯一会儿就行,又能放松放松。

第二句“一瓯新茗侍儿煎”,更显得日子过得潇洒——刚睡醒,侍儿已经把刚煎好的新茶端过来了,多贴心。“新茗”俩字,不光是说茶新、颜色绿、味道香,还能看出他晚年挺讲究生活品质的。
要知道古代可没有现成的茶叶,都是现煎的。煎早了茶凉了没味儿,煎晚了又让人等着急。这位侍儿能拿捏得这么准,肯定是天天跟着老爷,摸透了他的脾气和习惯。
后两句就更让人羡慕了——“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帽子一摘,斜靠在躺椅上,凉风嗖嗖地吹,多舒坦。园子里小溪的流水声,隐隐约约地飘到耳朵里,听着就心静。
没公事烦心,没俗世烦恼,他有的是闲工夫。端着茶杯,一口一口慢慢喝,脑子里也不知道在想啥,好像啥也没想,就是安安静静的,脸上特平和。
这首诗到这儿就没了,读着读着还有点意犹未尽,就像喝完一杯好茶,得咂摸咂摸味儿,才能品出里面的好。
裴度的这首绝句,满满的都是闲适劲儿。吃饱了慢慢走,不慌不忙的;斜靠在躺椅上,无忧无虑的。品着新茶,听着水声,不知不觉就好像跟这山水融到一块儿了。
他用笔写得特别细致,把晚年那种恬淡的日子写得太到位了。整首诗没一句议论,也没一句感慨“日子过得真快”或者“人生好苦”,但读着读着就能明白,这人肯定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现在才能这么淡然,啥也不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