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刘备亲率群僚临会吊祭-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霍峻简介 (死后刘备亲自上谥号)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霍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霍峻,1...
三国那会儿(220年-280年),就是汉朝没了、晋朝还没来的那段乱糟糟的年月。曹魏、蜀汉、东吴,仨人掐来掐去。今天咱们聊聊刘备手下一位猛将——霍峻,这人可能名气不大,但真有两下子。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现在湖北枝江)人。他哥霍笃以前在老家拉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后来霍笃没了,刘表就让霍峻接手了这支队伍。
208年,刘表挂了,霍峻琢磨着“跟着刘表混没意思”,干脆带着队伍投奔了刘备,被任命为中郎将。后来跟着刘备进蜀,刘备从葭萌掉头去打刘璋,把霍峻独自留在葭萌城守家。张鲁听说后,派了个叫杨帛的去劝降,说“咱一起守城吧”,霍峻直接怼回去:“你们能拿走我的脑袋,但别想拿这座城!”杨帛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走了。没多久刘璋急眼了,派扶禁、向存带了一万多人,坐着阆水来打葭萌。城里才几百号人,霍峻硬是守了一年,还瞅准对方松懈的时候,带着精兵冲出去,把刘璋军打爆了,还顺手砍了向存的头。
刘备平定蜀中后,对霍峻这波操作赞不绝口,直接把广汉郡拆了个梓潼郡,让霍峻当太守,还兼裨将军。这梓潼郡可太重要了,葭萌、剑阁这些要塞都在这儿,相当于刘备北边的防线大门,后来钟会、邓艾打蜀国,走的也是这条路。可惜霍峻三年后就病死了,才四十岁,葬在成都。刘备听说后,心疼得不行,跟诸葛亮说:“霍峻这人是个人才,又为国家立了功,我得亲自去祭奠。”于是带着一大帮人去吊唁,晚上还睡在墓边上,当时的人都觉得:“霍峻这面子,大了去了!”
霍峻这人,其实挺典型的三国“草根名将”——没那么多光环,但关键时刻真能扛事。他守葭萌那会儿,城里才几百人,对面堆了一万多人,硬生生守了一年,还反杀,说真的,这防守压力和心理素质,没点真家伙真hold不住。
他哥霍笃拉队伍,他接手队伍,后来跟着刘备,一路从荆州打到蜀中,虽然不像关羽、张飞那么出名,但刘备能让他守那么重要的地方,还亲自去吊唁,说明在刘备心里,分量不轻啊。
后来梓潼郡成了蜀汉的北大门,霍峻打下的底子,估计他也没想到,几十年后,钟会、邓艾就是从这附近杀进来的。不过话说回来,能被刘备记住、亲自祭奠的,三国里也没几个,霍峻也算值了。
刘备评价他的时候,说得挺实在:“峻既佳士,加有功於国,欲行酹。”翻译过来就是:“霍峻这人是个人才,又为国家立了功,我得亲自去祭奠他。”没啥华丽辞藻,但透着真心实意。
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他的时候,把他跟王连、向朗这些人放一块儿,说“霍峻孤城不倾,王连固节不移……皆有可纪焉”,意思就是,霍峻守着孤城不投降,王连坚守气节不改变,这些人都有值得记录的地方。能在陈寿笔下被单独拎出来说,可见确实有两把刷子。
说真的,三国时候这种“默默无闻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将领,其实比那些天天上头条的更让人佩服。毕竟打仗不是靠嘴皮子,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霍峻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