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真正想要匡扶汉室的都有哪些人呢 (三国中真正想匡扶汉室的人)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代涌现出了众多英雄,成为人们无法忽略的历史,自公元184年开始,东汉就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名存实亡,诸侯割据势力则逐渐扩大,当时,很多诸侯首领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发动战争,但实际上,并没...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那段历史想忽略都难。从公元184年起,东汉朝廷就名存实亡了,各地诸侯越混越大,嘴上都喊着“匡扶汉室”,可真心实意想这么干的没几个。今天想聊聊3位真正把汉室放在心上的人,感兴趣的就接着往下看。

第一位得说关羽。他这辈子过得是真精彩,武艺高强,眨眼间就把华雄脑袋砍了,当时多少人吓得腿软。而且他对汉室那叫一个忠,一门心思跟着刘备干。不过说到底,他跟刘备的忠诚,其实是对汉室的忠诚。
中间有段时间他短暂归降过曹操,但曹操问他时,他说自己是“降汉不降曹”,连向来强势的曹操都对他竖大拇指。可惜啊,关羽这辈子为光复汉室操碎了心,最后败走麦城,被东吴杀了,想想都觉得可惜。
第二位是诸葛亮这个大聪明。他本来在隆中过着滋润日子,结果刘备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了,还跟他说“咱们大汉子民还想再统一天下呢”。诸葛亮就是被刘备这股子热血打动了,才决定出山。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他尽心尽力帮刘备建了蜀汉,刘备死后又收敛锋芒辅佐刘禅。为了实现刘备的愿望,他五次北伐,最后却病倒在五丈原。他这一辈子,全扑在匡扶汉室上了。

第三位是荀彧。这人本事特别大,就因为曹操一句“要匡扶汉室”,他就投奔了曹操。后来他给曹操出了不少军事主意,帮曹操统一了北方。曹操能成气候,头号功臣绝对是他,曹操还叫他“吾之子房”呢。
但荀彧对汉室的忠心,比曹操想的要深得多。等曹操慢慢露出了想取代汉室自己当老大的心思,荀彧就开始对他失望了,还在朝堂上公开反对曹操的举动。这时候曹操才明白,荀彧根本不是忠于他,是忠于汉室。后来荀彧就被曹操慢慢边缘化了,最后因为对曹操心灰意冷,抑郁而终。
要说这三人里谁对汉室最忠,我觉得是荀彧。他为了汉室,能跟曹操翻脸,最后被冷落,抑郁而死。我猜他抑郁不是因为官当得不好,而是觉得汉室没救了,才彻底死心的。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