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既然沮授是三国中被严重低估的军师-为何只排在第十名 (既然沮授是三国人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时代谋士辈出,军师才能排名前十的都...

admin
三国那会儿,谋士军师可太多了,要排个前十,估计能吵翻天,但咱今天就按自己的理解来聊聊,排名不分绝对高低,主要看实际作用和影响。 第十、沮授 沮授这人,我觉得是被三国迷低估得最狠的一个军师了。至于为啥被低估?其实也简单,他跟了袁绍,结果袁绍兵败,他也被杀了,就因为这个结局,注定排不了多高。 但说实话,沮授真有本事。当初他给袁绍提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愣是没听,结果让曹操捡了大便宜;后来又劝袁绍别急着打曹操,用疲敌之策,袁绍又不听;官渡之战时,他让袁绍派兵护粮草,防着曹操偷袭,袁绍还是不听——好家伙,最后乌巢粮仓被烧,全盘皆输。 《三国志》里都写着,曹操和袁绍相持日久,百姓都疲了,袁绍还派淳于琼去运粮,沮授赶紧说:“派个蒋奇带兵在后面护着,防着曹操抄粮道。”袁绍又不听。官渡败了,沮授跑得慢被曹操抓住,曹操想让他投降,他宁死不降,还偷偷想跑回袁绍那儿,最后被杀了。你说这人要是遇上个明主,得多厉害? 第九、鲁肃 鲁肃在孙权手下,那可是个战略级的人物,他的“榻上策”,我寻思着跟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得一拼,都是那种看天下大势的。也多亏鲁肃撮合,孙权和刘备才进入“蜜月期”,联手抗曹。鲁肃这人有大局观,后来孙权和刘备有点小摩擦,他两边劝着,没彻底撕破脸,因为他知道,想打曹操、问鼎中原,只能靠刘备,这是东吴唯一的机会。 可鲁肃一死,东吴就没人有这格局了,都盯着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后来趁着关羽打襄樊偷袭荆州,这操作简直是把东吴的活路给断了,跟曹魏撕破脸,跟蜀汉也生了嫌隙,以后想联手抗曹?门儿都没有!孙权、吕蒙他们啊,是真没鲁肃那长远眼光。 第八、司马懿 司马懿这人,我一直觉得被吹得太过了。《三国演义》里写得神乎其神,好像能跟诸葛亮五五开,结果正史里一看,诸葛亮北伐,前两次主要对手是曹真,被曹真打得挺难受;碰到司马懿,反倒是诸葛亮占上风,这不就说明问题了嘛?后来司马懿厉害,说白了,就是活得久,把能打的对手都熬死了,硬熬出来的天下。 第七、郭嘉 郭嘉啊,跟诸葛亮一样,也是被网友捧得太高的人。说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听着挺唬人,实际上正史里的郭嘉,水平跟程昱差不多,真算不上曹魏第一谋士。曹操手下的“谋主”,那得是荀攸!郭嘉更像个出主意的参谋,荀攸才是拍板定调的参谋长。 咱们看看郭嘉那些“神迹”:十胜十败论?说白了就是给曹操打气,啦啦队队长干的活。预测孙策死?这哪是谋士该干的,正常人都该让曹操防着点,结果郭嘉说“不用管,他肯定被人杀”,要不是孙运气好真死了,曹操得吃大亏。千里奔袭乌桓?让曹操扔辎重轻装突进,是赢了,但曹操自己也差点饿死,事后都说“赢得侥幸,以后不敢了”,这计谋能叫高明?风险太大了,曹操当时都天下第一了,犯不着这么冒险,郭嘉也就年轻,曹操想培养他,才那么器重。 《三国志》里记载,郭嘉死了,曹操哭得挺伤心,跟荀攸他们说:“你们都跟我年纪差不多,就奉孝(郭嘉字)最小,等我统一天下了,想把后事托付给他,结果他中年就没了,这是命啊!” 第六、庞统 庞统这人的军事才能是真不错,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刘备的军师中郎将,刘备打益州的时候特意带上他,看得出来挺看重。可惜运气太差,最后居然被流箭射死,真是天妒英才啊。 第五、法正 庞统没了,法正就成了刘备的首席军师。这人本来是刘璋的手下,看出刘璋不是明主,就投了刘备。帮刘备拿下益州不说,汉中之战更是立了大功。刘备被夏侯渊堵在阳平关,打不下来,法正让他去打定军山,这一下打开了局面,还斩了夏侯渊。曹操后来亲自带兵来,又是法正劝刘备先躲一躲,避其锋芒,最后硬是把曹操打跑了,这可是刘备这辈子最风光的一仗!法正要是没死,跟着刘备打夷陵,估计刘备不会输那么惨,夷陵之战跟当年打阳平关简直一模一样,可惜了。 第四、贾诩 贾诩,外号“三国第一毒士”,这人的计谋是真狠,也真毒。当年他一条计策打进长安,直接把东汉搅得天翻地覆;后来又给张绣出主意,搞得曹操长子、爱将都死了;再后来又离间马超和韩遂,让曹操轻松破了他们。这些计谋证明他本事大,但太毒了,容易遭人恨,所以排名一直不高,挺低调的一个人。 第三、荀攸 荀攸,曹操嘴里的“谋主”,军师才能绝对能排进前三。打吕布,是他引水灌城;斩颜良,是他用声东击西;火烧乌巢,也是他拼命劝曹操去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打实的功劳。曹操评价他:“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还封了他陵树亭侯。后来曹操论功行赏,说“忠正密谋,文若(荀彧字)第一,公达(荀攸字)第二”,这分量多重啊。 第二、荀彧 曹操手下的第一军师,我觉得非荀彧莫属。好多厉害谋士都是他推荐给曹操的,钟繇、荀攸、郭嘉这些人,都是荀彧拉来的。荀彧强在战略,不拘泥于小打小闹,跟诸葛亮有点像。曹操也说他手下第一谋士。可惜荀彧一直心向汉室,曹操心里不痛快,最后结局不太好。要是他在,曹操估计能更早统一。 第一、诸葛亮 总有人说诸葛亮军事不行,北伐没成功,还把蜀汉搞穷了。这话不对!刘备封他和庞统为军师中郎将,说明刘备觉得他军事能力很强。主要是刘备后来需要人守后方,诸葛亮会治理,能调配物资,刘备才让他坐镇。当年刘备在荆州吃过亏,后方谁能放心?也就诸葛亮能信。 再说北伐,司马懿就是不打,缩着,卤城之战司马懿敢打,结果被诸葛亮打爆,之后就不出来了。这能怪诸葛亮吗?压着别人打的人,反被说不行,这逻辑说不过去。刘备知道诸葛亮能打仗,也知道他能守后方,所以才把最放心的事交给他。


上一篇: 还有哪几个-除了关羽-三国中能够斩杀华雄的人 (现在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还有哪几个) 下一篇:真正能和吕布打个一百回的人是谁-在三国演义中 (真正能和吕布打的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