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干儿子刘封最后是什么结局 (刘备得儿子)
公元220年,刘封丢失上庸,逃回成都,刘备看见这个败逃狼狈的干儿子,瞬间想到了自己惨死的二弟,怒火中烧,骂道,你还有脸回来,不援救关二叔,还丢城失地,我赐你一死吧,刘封瞬间泪奔,父王,你为何这样不顾父...
公元220年,刘封丢了上庸,灰溜溜逃回成都。刘备一看这个败逃回来的干儿子,瞬间想起惨死的二弟,火气“噌”就上来了——“你还有脸回来?不救关二叔,还丢了城,我赐你一死吧!”刘封当场就懵了,眼泪哗哗的:“父王,你怎么这么不顾父子情啊?”
刘备听到辩解更气了:“要不是你按兵不动,二弟至于死?我跟丞相都定了,你不用说了!”说着叫卫士把刘封拖出去。刘封万念俱灰,临死前大喊:“恨我没听孟达(字子度)的话啊!”说完拿起宝剑,自尽了。
看着刘封真死透了,刘备才低下头,眼泪掉下来:“封儿啊,父王……其实也不想你死。”
话说早些年,曹操打刘备,刘备跑刘表那儿避难。在荆州时,认识了刘封——当时他叫寇封,是罗侯寇家的儿子。有次酒宴,厨役上菜不小心把肉掉地上,寇封捡起来就塞嘴里了。刘备一看,嘿,这小子有意思,居然不嫌脏,还体谅下人辛苦,当即就收当义子,改名叫刘封。
刘备后来问他:“肉掉地上,不扔了算了,怎么不训斥下人,还直接吃了?”刘封说:“将军得有仁义心,粒米片肉都来之不易,士卒们累死累活,偶尔犯点错,哪能骂人家?”刘备一听,这孩子跟我真像,当时自己还没亲儿子,就亲自教他武艺。
后来刘备跟刘掰了,带人打益州,那时候刘封才二十出头,勇得很,跟张飞、赵云一起攻城掠地,立了不少功。公元218年,刘备打汉中,曹操带兵来救,刘备在山上,派刘封去骂阵。曹操气得直跳脚:“卖鞋的!叫你假儿子来挡你家太公?等我叫我那个黄胡子真儿子来收拾你!”结果曹彰没到,曹操先撤了。看吧,刘封这战斗力,杠杠的。
219年,刘备当上汉中王,派孟达打房陵,接着又打上庸。刘备怕孟达搞不定,就让刘封带兵去合兵,让刘封当总指挥。刘封和孟达一起,把上庸太守申耽逼降了,自己升了副军师。
偏偏这一年,关羽在樊城被吕蒙、陆逊坑了,丢了荆州,还派人向上庸求救,让刘封、孟达带兵去救。结果刘封听了孟达的,没动。后来关羽被杀,申耽、申仪又反水,上庸丢了。孟达投降魏国后,还给刘封写信:“兄弟,你本来就是个义子,现在又背了‘不救叔父’的锅,不如改回寇姓,投降魏国,总比当假儿子强。”刘封看完直接把使者砍了,说自己对刘备忠心耿耿。
再后来上庸丢了,刘封带着残兵逃回成都,想着能跟刘备解释清楚,结果“父亲”直接下令赐死,就因为没救关羽。这么着,一个28岁的猛将,人生就到头了。
不过说真的,我倒觉得刘封当时不出兵,其实有点道理。
首先,刘封打下上庸才多久?人心还不稳呢,这时候最该稳住民心。后来申耽兄弟反叛就知道了,要是当时出兵救关羽,上庸很可能出乱子,这块地就彻底没了。
再说了,西川之战、汉中之战打下来,士兵们都累瘫了,战斗力掉得厉害,这时候硬出兵,说不定徒增伤亡,还救不了关羽。
还有,关羽从败到被杀,快得超乎想象。刘封从上庸到麦城,路上得走多久?万一魏吴的人半路截击,那不是更完蛋?加上关羽以前还看不起刘封,说他是“螟蛉之子”,俩人要是真合作,估计也拧巴。
不管怎么说,刘备还是用“不救关羽”这事儿,让刘封自尽了。其实这也够用了——刘封本来就是义子,本来就尴尬,要是刘备没亲儿子,他还得夹着尾巴做人,现在有了刘禅,他就得更懂分寸,当好臣子。可这年轻人啊,勇是勇,就是少点脑子,一步步把自己逼到死路上。
后来陈寿评价刘封,说他“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大概就是说他在容易惹祸的地方,还没本事保护好自己。彭羕、廖立这些人都靠本事受重用,刘封呢?本事有,但脑子不够,最后惹祸上身,这锅还真得自己背。所以啊,刘封这事儿,估计是三国里最难洗白的案子之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