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诸葛亮为何要写出师表-刘禅有被感化吗 (诸葛亮为何要杀魏延)

诸葛亮为何要写出师表,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他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

admin

诸葛亮为啥要写《出师表》?这事儿得从北伐说起。公元227年,他准备北上打魏国,夺凉州,临走前给后主刘禅写了封信。信里没说啥大道理,就是劝刘禅多听意见、赏罚分明、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好把汉室复兴起来。诸葛亮自己也表了态,说这辈子就献给国家了,忠心不会变。这文章写得挺实在,没啥花哨词儿,但看的人心里发紧,忍不住想掉眼泪。可奇怪的是,刘禅好像没被感动到,后来照样信黄皓那帮人,蜀国越来越弱,最后被魏国灭了。问题来了:《出师表》写得这么情真意切,刘禅咋就那么昏庸?真没被感化?

诸葛亮为何要写出师表-刘禅有被感化吗 (诸葛亮为何要杀魏延)(图1)

其实啊,诸葛亮写这表,主要是担心他不在成都的时候,朝廷出乱子,影响北伐。所以他才给已经二十一岁的刘禅写了这么一封长信。表里还特意提了“贤臣”和“小人”,贤臣指的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这些人。为了不让出岔子,诸葛亮把朝里的事安排得明明白白:宫里的事让郭攸之、费祎、董允管,相府的事交给蒋琬、张裔。

说白了,刘禅只要待在宫里,不管营地里大小事,问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人就行。他啥都不用干,连主意都不用拿,照样能当他的皇帝。短期看这么干没问题,诸葛亮挑的这些人确实靠谱,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就算诸葛亮不在成都,蜀国也不会乱,说不定还能继续发展。

诸葛亮为何要写出师表-刘禅有被感化吗 (诸葛亮为何要杀魏延)(图1)

可时间长了,刘禅就成个没主见的君主了。要是诸葛亮在世,刘禅当皇帝却啥也不干,还能说得过去。可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他们接着掌权,刘禅还是老样子。这么一来二去,他就慢慢没了自己判断的能力和意识。等到蒋琬、费祎都去世了,也没人能管住他了。刘禅自己掌权十年后,蜀国就让他给弄没了。

所以啊,刘禅一直没当个合格的皇帝,他真掌权后蜀汉衰败是早晚的,跟《出师表》写得再情真意切也没关系。


上一篇: 在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名气 (在刘备三顾茅庐中的二顾) 下一篇:诸葛亮用七星灯续命的行为-背后蕴含着哪些深意 (诸葛亮用七星灯续命是真的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