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申耽最后什么结局-征北将军-蜀汉唯一的 (申叔lofter)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大致是,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

admin

汉末三国那会儿,武将官职高低排得挺清楚: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这里面,四征将军(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听着就厉害,不光常见,还管着打仗,地位高,能当上这官的基本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比如魏灭蜀的时候,征西将军邓艾就把蜀汉给端了。今天咱们聊聊蜀汉的征北将军,这人有点特殊。

说回蜀汉,历史上就两位征南将军,赵云和刘巴;征西将军倒有六个,黄忠、魏延、张翼、宗预、姜维、陈到。东吴在蜀汉东边,俩联盟着,蜀汉压根没设过征东将军。至于征北将军,更绝,历史上就一个人——申耽。关键是,这位蜀汉唯一的征北将军,最后背叛了蜀国,投降了魏国。那他到底啥结局呢?

先说申耽这人。《魏略》里写:申仪兄名耽,字义举。初在西平、上庸间聚众数千家,后与张鲁通,又遣使诣曹公,曹公加其号为将军,因使领上庸都尉。申耽是上庸郡人,他们家在当地是大族,势力大得不行,老百姓都靠他们家庇护。所以申耽能在上庸一带盘踞三十年,算下来,汉末那些诸侯里,除了魏蜀吴三家,他这“小王国”活得够久的了,也就辽东的公孙渊、交州的士燮能比一比。

申耽最后什么结局-征北将军-蜀汉唯一的 (申叔lofter)(图1)

初平年间,申耽在西平、上庸二郡拉起几千家人,跟汉中的张鲁走得很近,还派人去见过曹操。那时候曹操主要精力在中原,就给了申耽个将军名号,让他当上庸都尉,后来又升太守,封了员乡侯。你看,申耽挺会来事,张鲁、曹操两边都搭上线,这就是他能长期割据上庸的底气。

东三郡指的是房陵、上庸、西城(后来叫魏兴郡)。这三个地方本来是汉中的三个县,汉末房陵升了郡,归荆州。215年曹操打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把汉中一分为三,设了西城、上庸二郡,又把这三个郡划给南阳郡管。这地方在三国交界处,西边是蜀汉,北边是曹魏,南边挨着东吴,申耽待在这儿,想不被拉拢都难。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把曹操打跑,占了汉中,没停手,接着盯上了东三郡。他让孟达从秭归打房陵,魏国的房陵太守蒯祺被杀了。孟达接着要打上庸,刘备怕他搞不定,又派刘封从汉中带兵过去,在上庸会师。申耽一看这阵仗,没抵抗,直接投降了刘备,还把老婆孩子、宗族都迁到成都当人质。刘备挺高兴,封申耽当征北将军,原来的上庸太守、员乡侯也留着,他弟弟申仪则被拜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这么一来,申耽成了蜀汉唯一的征北将军,官职跟黄忠(征西将军)平级,刘备这意思很明显:拉拢你,别让我费劲。

申耽最后什么结局-征北将军-蜀汉唯一的 (申叔lofter)(图1)

申投降后不久,关羽在襄樊跟曹魏干上了,离东三郡不远,关羽就让孟达和刘封发兵支援。可这俩人在东三郡还没站稳脚跟,没动。结果220年,孙权背刺关羽,把荆州给占了,刘备气得够呛。孟达怕刘备因为没救关羽找他麻烦,又跟刘封处不好,干脆带着人投降了曹魏。他弟弟申仪也跟着反水,把刘封打得屁滚尿流,刘封只好逃回成都。申耽夹在中间,没辙了,也只能跟着投降魏国。

不过申耽这投降吧,是被逼的,不是真心。魏文帝曹丕也不信任他,收了他的兵权,给了个“怀集将军”的虚名,让他搬到南阳闲待着,连爵位都给撸了,转封他弟弟申仪为员乡侯。反观孟达,投降后曹丕挺重用,封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还把东三郡合并成新城,让他当太守。这差距就出来了。

最后申耽就在南阳这么闲着,病死了。后世有人琢磨,申这人一辈子就靠抱大腿活命,蜀魏两家来回倒腾,最后能寿终正寝,在汉末那些割据头子里,也算善终了。后来孟达又想反魏归蜀,被司马懿给弄死了。这么看,申耽当时没掺和孟达那事儿,躲是非里,反而捡了条命。


上一篇: 蜀汉被忽略的将领-他生平有何战绩-邓方 (蜀汉最被忽略的名将) 下一篇:夷陵惨败导致蜀汉丧失统一的机会-刘备鼎盛时期势力有多大 (夷陵惨败导致什么事件)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