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在曹操来信威胁时劝孙权投降-张昭被孙策寄予重托 (为什么会有说曹操,曹操就到的说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在赤壁之战前,...

admin
三国那会儿,220年到280年,曹魏、蜀汉、东吴各占一方。说起来东吴的张昭,很多人可能都是从《三国演义》里认识的——就是赤壁之战前,带着一群文官嚷着要投降曹操那位,听着就让人觉得这人有点“怂”。 咱们看《三国演义》,张昭这形象确实不咋地。曹操大军压境,他作为东吴重臣,居然带头迎降,搞得好像一点骨气都没有。后来吴国太提孙策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回来一支持,孙权才下决心抗曹。赤壁庆功宴上,孙权还拿这事儿调侃他,“幸亏没听你的,不然我现在得要饭去了”,哄堂大笑,张昭估计脸都红到脖子根。 不过啊,历史上的张昭,可没演义里那么窝囊。他是孙策的托孤大臣,孙权的老师,文武双全。孙策在世时,把他当老师兼朋友,军里军外的事都交给他管。孙策临死前把孙权托付给他,说的话跟刘备对诸葛亮差不多:“要是孙权扛不起这担子,你就取代他。”张昭真把孙权培养成了英主,那他为啥在曹操来信时,非劝孙权投降呢? 先说第一个原因,张昭劝降,其实是当时形势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咱们现在看赤壁之战,都知道曹操后来败了,但这是事后诸葛亮。当时曹操那形势,简直好到爆,谁敢说他能输? 首先,曹操打着汉献帝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正义”的大旗。对外打仗,这招特别管用,官渡之战时靠这个招降张绣,稳住后方。现在对东吴,这招也把内部搞乱了,不少人心里打鼓。 军事上更不用说了,曹操是碾压级优势。南下荆州时,刘表刚死,刘琮直接投降了。唯一敢抵抗的刘备,在当阳被曹操追着打,惨败,只能跑江夏找刘琦。等曹操拿下荆州,兵马、粮草、水军(刘表的几千艘战船可都归他了)全暴涨,对孙刘形成绝对压制。 最要命的是地理,曹操占了长江上游。自古以来打江南,必先占上游,孙权一直惦记荆州也是怕这个。现在曹操分兵南北,又有水军,要是顺流而下,东吴根本挡不住。张昭久经沙场,觉得这仗没法打,投降是唯一活路。 但诸葛亮和周瑜不这么想,他们给孙权分析了曹操的弱点,说能赢。张昭这人吧,本事是有的,就是太相信自己,觉得周瑜是瞎赌,诸葛亮是忽悠东吴下水。这一固执,就把形势看走眼了。 第二个原因,张昭是真为孙权家着想。鲁肃当时劝孙权别投降,就说那些劝降的人都是为自己留后路——投降了还能当官,但孙权是独立首领,投降了肯定没现在风光。孙权听了这话才铁了心抗曹。 可要是说张昭是卖主求荣,那真冤枉他了。他劝投降,是真心觉得抵抗必败,东吴会跟着完蛋,孙权家族也得玩完。与其玉石俱焚,不如投降曹操,至少能保住命。曹操这人打仗,该杀的时候杀(屠城是常事),但主动投降的,一般都给优待。比如张绣杀了他儿子和爱将,投降后照样被重用;刘琮投降,封赏也不少。张昭觉得,孙权投降了,待遇差不了,也算对得起孙策的托付。 可惜啊,张昭不光看错形势,也看错孙权的性子。孙权这人,骨子里就不想屈居人下,最后没听他的。不过孙权心里还是知道张昭忠心的,后来对他还是挺敬重。 其实张昭劝降,还有一层小心思——想先投降稳住曹操,再找机会独立。当时曹操的主要对手是刘备,对孙权没那么上心,觉得这年轻人继承家业,用政治手段就能搞定。之前曹操还跟孙权联姻,关系看着还行。 拿下荆州后,曹操的敌人是江夏的刘琦和刘备,孙权那边的兵,曹操手下都觉得以后能当盟友。甚至有人猜孙权会主动打刘备来表忠心,只有程昱觉得不对。要是孙权真听了张昭的,投降曹操再打刘备,待遇肯定比张绣好。等曹操收拾完刘备,短期内也顾不上孙权,孙权就能保持半独立,跟后来投降曹丕时差不多——地盘、军队都还在,照样能蹦跶。 其实就算投降,孙权和张昭也不会真老实。后来投降曹丕时,魏国使者邢贞想摆谱,张昭当场发怒,差点要动手。可见就算投降,他们也想法子保住独立,等曹操一松懈,立马反水。张昭这策略,要是成功了,东吴说不定能稳住。 可不管张昭咋想,劝降还是失败了。孙权不光没听,还觉得他是为自己家人考虑,俩人之间有了隔阂,后来关系也一直不太好。 张昭为啥失败?说白了,还是把形势和孙权都看错了。他迷信曹操的“正义”旗号,觉得名义上尊奉汉室的割据势力没法对抗;军事上觉得曹操水陆都占优,打不过;外交上指望联姻关系,以为能像张绣、刘琮那样被优待。他想着投降能保住孙权家族,甚至能假装顺从,保持独立。 但这些都错了。曹操的“正义”没实力支撑就是空话,军事上的弱点周瑜、诸葛亮早就看透了,后来赤壁也验证了。孙权更不想委曲求全,他有争天下的野心,与其当曹操手下,不如拼一把。至于假装投降?刘备要是被曹操灭了,孙权就是块砧板上的肉,跑不掉。 张昭把所有牌都算错了,劝降自然被孙权否了。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孙刘联手在赤壁一把火,曹操烧得灰头土脸,三国鼎立的局面就这么定了。


上一篇: 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历史上孙权称帝之后 (如何评价孙子这一生简要回答) 下一篇:孙策的死和孙权有关系吗-孙权作为孙策之死的最大受益人 (孙策咋死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