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策是怎么死的-为何会被自己人所杀 (孙策是历史人物吗)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独占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三国时期有一桩悬案,到底是谁杀...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独占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
三国时期有一桩悬案,到底是谁杀了江东小霸王孙策?
孙策的死,是三国时期一段让人意难平的事情。如果他还活着,东吴政权估计也不会是后来孙权手里那种半死不活、守着摊子过日子的样子。如果孙策还活着,举江东之众,决胜于两阵之间,那三国的历史将会更加精彩纷呈。
可是,这一切美好的愿景,随着公元200年4月在丹徒的一场刺杀戛然而止。孙家集团的路数也从之前的开拓进取,变成了后来的保守求稳。
那么,到底是谁谋杀了这位江东小霸王?他们又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寒门出身,饱受排挤
先说说孙家是啥来头吧。据史书记载,他们家是卖瓜的水果商,也就是一个摆地摊的。虽然后来孙坚自称自己是春秋时期兵圣孙武的后人,但当时谁信啊?都觉得他在瞎编。
在上流社会眼里,孙家依然是狗肉上不了大席。而寒门崛起的孙坚,对这些上流社会的蔑视,回应方式简单粗暴——直接干。
比如当年18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带领军队路过荆州首府南阳,就是因为当时荆州首府长官王瑞睿瞧不起他,于是二话不说就把人家的头给砍下来了,边砍还边说:老匹夫,看你敢瞧不起我不!
但孙坚这波操作,给自己和家人埋了雷。在那些世家大族眼里,孙家就是一群粗鲁的莽夫,他们这些高贵的人,是你想杀就能杀的?
所以三国初期,孙坚虽然号称“江东猛虎”,战场上没输过,但世家大族都不待见他,走到哪都不配合,连块安稳的地盘都没捞着。
经略江东,动人蛋糕
孙坚死后,一家老小投奔了袁术。后来历史上把袁术黑得挺惨,但当时他其实算是个“异类”。
袁术出身顶级世家“汝南袁家”,四世三公,但门第观念没他哥袁绍那么重,整天跟底层游侠、江湖混混混在一起。孙坚这种出身低的,自然乐意跟着他干,但也正因如此,世家大族更看不上他了。
虽然他出身最高贵,但世家大族都不带他玩,所以袁术手下连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
到了197年,孙策长大了,发现跟着袁术没啥奔头,准备单干,自己创业。
196年算个分水岭。三国初期那会儿,各路军阀混战的“淘汰赛”差不多结束了,几个大佬的地盘都稳了,这时候想再杀出来,可太难了。
所以孙策就把目光瞄向了江东——那会儿江东还是军阀混战,“淘汰赛”没打完呢。
但孙策看走眼了:江东的军阀混战,跟中原那会儿根本不是一码事。中原是军阀说了算,世家大族打辅助;江东可不一样。
江东的军阀,大多是世家大族出钱、出人、出命捧起来的。说白了,世家大族才是老板,军阀只是他们推到前台干脏活的。
所以孙策一到江东就傻眼了:之前互相看不顺眼的军阀,居然抱团了,一致对外对付他这个“外人”。
一方面,孙家之前名声不好,杀过世家大族的人;另一方面,孙策团队里的人,像周瑜、鲁肃这些,都是淮泗那边的,对江东来说也是“外来户”。万一孙家真成了江东的主人,这些“外来户”就要分江东大族的地盘和权力了。
丹心错付 ,反目成仇
之前孙策对统一江东还是挺乐观的。
一方面,他觉得孙家也算江东人,大族们应该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他也挺会做人,把江东四大家族(顾、陆、朱、张)的子弟都招到自己手下。
意思就是:我诚意满满,你们赶紧让那些小军阀投降吧。
但江东大族根本不买账:江东是我们的地盘,我们玩得好好的,你突然跑来抢地盘,还想用点小恩小惠让我们感激?笑话。
他们不仅继续抵抗孙策,还偷偷联系曹操,想让曹操来牵制孙策。结果他们给曹操的信,被孙策截获了。
孙策一看,气坏了:我掏心掏肺对你们,你们却背后捅刀行?行啊,既然好话不听,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他立马翻脸,对江东大族下死手,杀得血流成河。
但这些人根深蒂固,哪是孙策能杀光的?郭嘉就说过,孙策在江东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这些人能让人为他们拼命。
世家大族忍无可忍,就策划了一场刺杀。
表面上看,刺杀孙策的是许贡的门客——许贡早被孙策杀了,那几个门客就是没主的野狗,怎么可能策划这么精密的刺杀?更别说他们怎么知道孙策的行踪和守卫情况,没内鬼通风报信,根本不可能。
孙策临死前,估计也知道是谁干的。他拉着孙权的手说:“举江东之众,决胜于两阵之间,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以保江东,我不如你。”
意思就是:弟弟,别学我硬刚,认怂吧。
孙权上台后,真听了他哥的,全面向江东大族低头,连刺杀的幕后黑手都没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