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

admin
赤壁之战为啥那么重要?因为它直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啊。下面就唠唠这仗到底打的啥。 话说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就开始琢磨着南下。他在玄武池练水兵,还把关中那块儿可能捣乱的家伙都摆平了,到了建安十三年七月,直接带了十多万人马杀向荆州,想着一口气把南北都统一了。这时候孙权已经从江东出兵,把夏口(现在武汉那块儿)拿下了,打开了进荆州的门,正琢磨着吞并荆州和益州(成都),再往北发展。而依附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按着隆中对策的打算,先占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再图谋中原。刘备还在樊城练水陆军呢。曹操那边呢,军队远道而来水土不服,又不擅长水战,战马还缺粮,这些毛病让孙权下定决心抗曹。孙权不管张昭这些主降派咋说,直接让周瑜当大都督,程普当副都督,鲁肃当赞军校尉,带着三万精锐水兵,跟刘备的队伍合起来差不多五万,顺着长江往上走,驻扎在夏口。 曹操拿下江陵后,挺嘚瑟的,把刘表手下的文聘封成江夏太守,让他守着汉川(现在江汉平原)。益州的刘璋也来凑热闹,派兵给曹操补充兵力,还开始上贡。这时候贾诩劝他先别急着东下,曹操压根不听,还写了封信吓唬孙权,说要在吴地决战。到了冬天,他自己带着大军,沿着水路陆路一块儿往东来了。 孙刘联军在夏口布置好,就顺着江迎击曹军,两军在赤壁遇上了。曹军的步骑兵到了大江边上,一下子没气势了——新改编的水兵加上荆州的降兵,战斗力拉胯,还赶上军里闹疫病,第一仗就打输了,灰溜溜退到北岸的乌林(现在湖北洪湖那儿),跟联军隔着江干瞪眼。 曹操下令把战船连起来,这样风浪小点,北方的兵士上船也稳当,想着赶紧练练,等机会再打。周瑜觉得敌多我少,耗着不是办法,得赶紧打。手下黄盖看出了曹操“连环船”的毛病,提议火攻,周瑜立马同意。黄盖马上派人给曹操送了假降书,然后带着几十艘船就出发了——前面十艘装满了浸了油的干草,用布盖着,还插着跟曹操说好的旗号,船后面系着小船。趁着东南风,直奔乌林。快到对岸的时候,曹军都松懈了,挤着看黄盖来投降。这时候黄盖一声令下,点燃干草,大家跳上小船就跑。着火的船借着风冲进曹军船阵,“轰”一下就全烧起来了,火还蔓延到了岸上的营寨。联军趁机冲杀,曹军死伤惨重。曹操知道这局没得翻了,下令把剩下的船都烧了,带着人就跑。 曹操赶紧离开江岸,抄小路往江陵溜,走到华容道(现在潜江南)的时候,路上全是泥,没法走。他让人垫上草,马才过去,算捡了条命。曹操留下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己灰溜溜回北方了。 周瑜他们跟曹仁隔着江对峙,还派甘宁去打夷陵(现在宜昌那儿)。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带人去救,把曹军打个大败,然后又渡江回到北岸,继续跟曹仁耗着。刘备从江陵回夏口后,顺着汉水想绕到曹仁后面,曹仁知道自己扛不住了,第二年只好撤了。 说白了,赤壁之战曹操就是太飘了,指挥还出错,水兵又不厉害,所以输了。孙权和刘备呢,面对强敌没慌,冷静分析,还结盟一起打,用自己水战的优势,再加上一把火,硬是打出个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图1)

周瑜他们跟曹仁隔着江对峙,还派甘宁去打夷陵(现在宜昌那儿)。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带人去救,把曹军打个大败,然后又渡江回到北岸,继续跟曹仁耗着。刘备从江陵回夏口后,顺着汉水想绕到曹仁后面,曹仁知道自己扛不住了,第二年只好撤了。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图1)


上一篇: 被称为-三国第一-的吕布-他斩杀过哪些人呢 (被称为三国演义的战地) 下一篇:汉末三国时期-站错队伍的名将各自都是什么结局 (汉末三国时期地图)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