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孙权对周瑜是什么态度-关系如何 (三国时期孙权的江东是哪里)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的英雄人物,到现在都受到世人的敬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人对孙权非常鄙视,比如,孙十万,这样的段子就是调侃,还有称呼他为,孙二谋,的满满都是看...
三国里那些英雄人物,到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最近翻书,突然想到孙权这人,争议挺大的。
很多人对孙权挺不屑的,什么“孙十万”“孙二谋”的段子满天飞,好像他啥也不是。不过翻翻史书,你会发现孙权这人在政治、外交上,真有两把刷子。军事差点意思,但其他方面,不赖。
最近读《三国志》,看到周瑜给孙权提了个建议,西取益州,突然就琢磨起孙权和周瑜的关系。越想越觉得,孙权对周瑜吧,不光是依赖,好像还藏着点啥……周瑜估计也感觉到了。
先说赤壁之战那会儿,孙权让程普给周瑜当副手。
孙策和周瑜,那可是实打实的铁哥们。俩人互相欣赏,互相帮衬,想想孙郎、周郎那会儿在江东折腾,多带劲。孙策当年还下诏,夸周瑜“雄姿英发,才能绝伦”,说俩人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周瑜还帮着他搞船粮,没他孙策可能就翻车了,这恩情赏赐都还不完。
结果建安五年,孙策让人给刺了,临终把家底交给孙权。那会儿孙权才多大?20岁不到,地盘就几个郡,偏远地方还不稳。外面那些英雄豪杰,也没几个真心归附孙家的。张昭、周瑜这些人觉得孙权能成事,就死心塌地跟着他干。
孙权刚接手时,周瑜把他当亲弟弟看。那时候孙权还只是个将军,手下人对他也不太客气,礼数简单。就周瑜不一样,偏要用对君主的礼节待他,帮着孙权立威。那会儿孙权对周瑜,是真依赖,真信任。这么着,孙权慢慢长大了,翅膀硬了,局面也稳住了。
到了208年赤壁之战前,东吴压力山大,连张昭都劝着投降曹操。就鲁肃、周瑜俩人非得跟曹操干一架,这其实也是孙权心里想的。但他安排人手的时候,有意思了——让周瑜和程普当左右都督,一起带兵打曹操。
程普是谁?三朝元老,从孙坚那会儿就跟着南征北战,江表十二虎臣里排第一。岁数大、辈分高,周瑜和他搭档,俩人难免有点摩擦。不过周瑜肚量大,处理得挺好,把程普也给折服了。孙权让程普给周瑜当副手,一方面可能是怕周瑜一个人扛不住,另一方面……估计也有点制衡周瑜的意思吧。
再说周瑜后来提的那个西取益州的计划。
赤壁打赢了,周瑜就把目标对准了益州。他跟孙权说,曹操刚吃了败仗,顾不上咱们,赶紧趁机西取益州、拿下汉中,再跟马超联手,几路一起上,能把曹操搞得焦头烂额,说不定真能把北方给解决了。
周瑜具体怎么说的呢?大概意思是:曹操刚败,内部乱糟糟的,没空打咱们。这时候我跟奋威将军(就是孙权的堂哥孙瑜)一起去打益州,拿下汉中。让奋威将军守着益州,跟马超联手,我则回荆州,跟您一起从襄阳这边逼曹操。这么一来,北方就有戏了,大业能成。
我当时看到“奋威将军”这四个字,懵了,这人谁啊?一查才知道,是孙权的堂哥孙瑜。搞清楚这层关系,我才明白周瑜这算盘打得有多精。他为了让孙权放心,特意拉上孙瑜一起打益州,而且打下来让孙瑜守着,自己不留。这意思不就明摆着吗:我周瑜没野心,您放心。
帝王心术,真是让人细思极恐。你看孙权安排程普给周瑜当副手,再看周瑜那个西取益州的计划,都能感觉到孙权对周瑜,确实有点忌惮。周瑜估计也摸着了这心思,所以才处处小心,照顾孙权的情绪。后来孙权晚年逼死陆逊,回头看看,他当年对周瑜那点小小的提防,好像也不那么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