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作为三国的谋士-为何评价却非常不好呢 (郭图作为三国演义的谁)
俗话说,一策安天下,数语定人心,谋士在乱世当中的价值,不可谓不大,项羽的一番霸业,离不开范增的指点,而吕布有了陈宫的辅佐,才能在逃出长安之后重振旗鼓,至于刘备,得到了诸葛亮更是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成就...
乱世里啊,谋士这角色,有时候真是一言兴邦,一言丧命。项羽能成霸王,离不开范增出主意;吕布逃出长安后能缓口气,也是陈宫在旁边帮衬;刘备得到诸葛亮,那更是久旱地里下了场透雨,直接把王霸之路给走顺了。不过谋士这行当,也不是个个都能帮上忙,有些反而会帮倒忙,比如《三国演义》里那个成事不足的蒋干。但要说三国里最坑的谋士,那还得是郭图——他辅过的三个主公,没一个善终,全被他带进了沟里。
郭图哪年生的,史书没说,第一次露面是在董卓掌权那会儿。当时冀州牧韩馥找了老乡郭图、辛评当参谋,韩馥这人性格软,手下有个叫袁绍的渤海太守,出身名门,声望比他高多了。郭图一看机会来了,就跟韩馥吹风,说袁绍这么厉害,您不如把冀州让给他,既能显大度,还能落个美名。韩馥被说动了,犹豫半天,真把冀州牧的位置让了出去。

可让出地盘的韩馥,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袁绍翻脸杀他。最后实在扛不住,躲茅厕里拿刀抹了脖子。郭图呢?因为“劝让有功”,顺理成章加入了袁绍的阵营。
三国早期,董卓死后,袁绍绝对是头号军阀,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人。可他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郭图“功不可没”。195年,汉献帝被李傕、郭汜追着打,跑到曹阳,沮授劝袁绍赶紧进京“勤王”,护着天子,名正言顺。郭图这时候跳出来,说啥“汉家王朝早就烂透了,想振兴?难上加难!您要是去辅佐天子,以后啥都得听皇帝的,多憋屈啊!”袁绍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没去。结果曹操抓住机会,把天子接到了许都。后来曹操咋样,大家都懂,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天大的便宜。

没抢到天子的袁绍,实力上还是比曹操强一大截。199年,袁绍吞并公孙瓒,占了四个州,手下十多万大军,开始琢磨着打许都。谋士们吵吵,沮授说刚打完仗,老百姓累,该休养生息,慢慢来。郭图和审配却搬出兵书,说“十围五攻,敌则能战。您现在这么厉害,带着河朔的精兵,打曹操就跟翻手似的!”袁绍一听,觉得对,带着大军就出发了。
200年,郭图、颜良、淳于琼围攻白马,结果曹军偷袭,颜良被当场斩了,郭图大败逃回袁绍身边。双方在官渡对峙,曹军又偷袭袁绍的粮仓乌巢。袁绍想回救,郭图却主张直接打曹营,玩“围魏救赵”。结果张郃、高览带人打曹营半天打不下来,郭图怕袁绍怪罪,居然反咬一口,说张郃他们不尽力。张郃气得直接带人投了曹操。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袁绍大败,没几天就忧愤死了。
袁绍死了,儿子袁谭和袁尚争权,郭图投奔了袁谭。可这时候曹操在外面虎视眈眈,郭图居然还撺掇袁谭去打亲弟弟袁尚,想抢地盘。结果袁谭被打得大败。204年,曹操把袁谭围在南皮,205年猛攻下城,袁谭在逃亡时被杀。进城后,曹操哪能放过这个总出馊主意的家伙?一刀就把郭图给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