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备的死才是三国鼎立的开始 (为什么说刘备借荆州)
我们都知道,夷陵之战蜀汉大败,刘备永安托孤,诸葛亮掌握大全后,实行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士族地主阶级统治着当时的社会,严重阻碍了士族地主阶级的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
夷陵之战那场大败,蜀汉元气大伤,刘备在永安托孤,诸葛亮掌了权后,就开始搞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套。但当时的社会,其实是士族地主阶级说了算,这依法治国,在他们眼里怕是根本行不通。

诸葛亮在的时候,蜀汉大臣谁敢不听他的?依法治国这条线,绷得可紧了。可他一走,益州还是刘备、诸葛亮那拨人掌权,所以依法治国还得接着搞。说白了,当时的社会就是士族地主阶级的天下,依法治国这套,根本不匹配,所以蜀汉顶多称霸一时,想统一天下?难。简单说,法跟社会现状杠上了。
反观曹丕,搞了个九品中正制,说白了就是跟士族地主阶级做交易:你们拥护我曹魏,我给你们官做。后来司马炎统一天下,更是坐实了当时的社会,只能靠士族地主阶级来统治,法律?那时候的法律,顶多是帝国大厦的台阶,不是支柱。至于关羽、张飞他们,都在刘备之前没了,根本看不出他们能不能帮蜀汉统一天下。

三国真正形成鼎足之势,其实是在夷陵之战刘备死后才定下来的。蜀汉能不能一统天下,就得看刘备的后人怎么管这个国家了。说到底,依法治国还是斗不过士族地主阶级——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封建社会里,法哪斗得过人?所以蜀汉啊,也就中国历史上划过的一颗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