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唯独于禁的下场非常不好呢-三国很多降将

三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英雄如云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候好多的名将都通过自己的才华露足了脸,不过毕竟那个时代是乱世,你争我伐是当时的常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名将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古语有云,名臣择主而事,因...

admin

三国那会儿,英雄遍地走,名将更是多如牛毛。乱世里你争我抢,名将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古话说“名臣择主而事”,所以好多猛将都是跟对明主后才发光发热,这里面还不乏降将。想聊聊这些事的,跟着往下看就对了。

老黄忠,早些年在刘表手下混,当中郎将,结果几十年没声没息,头发都等白了,愣是没打出名堂。后来60岁投了刘备,倒是一下子成了蜀汉的名将。

张辽呢,一开始跟吕布,可惜吕布不是个明主,有劲儿使不出。后来碰上曹操,直接成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马超也是,在西凉当军阀,后来被张鲁收编,可张鲁那脾气,成不了大事,最后只能投靠刘备,这才扬名立万。

其实啊,像黄忠、张辽、马超这样换个主子就发光的降将,三国里一抓一把。毕竟“良禽择木而栖”,这道理谁都懂。不过也有倒霉蛋,比如于禁——跟着曹操打了30年仗,最后结局却惨得很。

于禁可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三十多年,本事不差,当年还靠临危不惧平定了荆州兵乱,威风得很。结果呢?公元219年,关羽北伐,把襄阳、樊城围得水泄不通。曹仁被关羽打得不敢出门,赶紧向曹操求救。

为何唯独于禁的下场非常不好呢-三国很多降将(图1)

曹操派于禁和庞德带兵去救曹仁。于禁打仗是把好手,手下兵也精,结果呢?关二爷太会玩了,趁着下大雨,又占了地形优势,水淹了七军,于禁和庞德都给抓了。庞德硬气,宁死不降,于禁却直接跪了。谁知道关羽也没得意多久,没多久就被孙权给做了。

为何唯独于禁的下场非常不好呢-三国很多降将(图1)

孙权为了跟曹丕搞好关系,把于禁给送回魏国了。曹丕一看这老臣回来了,脸色可不好看。不仅不高兴,还故意让于禁去给庞德守坟,更绝的是,让人画了于禁投降关羽的壁画挂在墙上。于禁是个要脸的人,一看这画面,气得当场就自尽了。

其实啊,打仗哪有常胜将军,被俘投降也算不上啥大事。于禁是曹操的老部下,按理说曹丕应该重用他,可为啥非要逼他死呢?这事儿得从曹丕刚当皇帝那会儿说起。

曹丕刚称帝,正是需要立威的时候。他刚从汉献帝手里接过江山,最怕的就是有人不服,尤其是那些老臣,得带好头,让大家伙儿都死心塌地跟着他。

可于禁倒好,直接投降了关羽。这事儿在曹丕眼里,简直就是打脸——连曹操的老部下都不忠于我了,那其他人还怎么指望?这不是告诉大家“打不过就投降,保命要紧”吗?

所以啊,于禁回来后,就成了曹丕的“反面教材”,必须得除掉。可于禁毕竟跟了曹操三十多年,曹丕又不能直接杀他,只能用这种羞辱的办法,逼他自尽。


上一篇: 他一生最恨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作为三国最强大的枭雄曹操 (他一生最恨的英文) 下一篇:三国时期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是什么样的-为何没能实现 (三国时期隆中是现在哪里)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