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拓跋宏为什么坚持要将元恂处死 (拓跋宏为什么改姓元)

拓跋宏为什么坚持要将元恂处死?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史上最为伟大的帝王,他的汉化改革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后世史学家们的广泛好评,可是他...

admin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史书里都夸他是明君,汉化改革搞的那叫一个漂亮,对历史贡献大得很。可他对自己儿子元恂,那叫一个狠,这事到现在还有人说他太绝情。

元恂是拓跋宏的嫡长子,原来叫拓跋恂,后来汉化改姓元。他跟他爹可不一样,拓跋宏爱汉族文化,他倒好,打心眼里排斥。长得胖乎乎的,总跟那些保守的鲜卑贵族混在一起,死活不肯汉化。让他读汉文书?不学。说汉话?不说。穿汉人衣服?直接撕了,还是鲜卑那套打扮,头发编起来,衣服左边衽。还嫌洛阳天气热,闹着要回平城。中庶子高道悦老劝他,他嘴上应着,心里早恨上了。

后来拓跋宏去嵩山巡视,元恂瞅准机会,跟身边人密谋想跑回平城。他怕高道悦告密,干脆先下手为强,把高道悦给杀了。结果洛阳禁军反应快,元俨直接把城门全锁了,他根本出不去。尚书陆琇赶紧骑马去告诉拓跋宏,拓跋宏气坏了,半路就返回洛阳。让人把元恂打了一顿,皮开肉绽,废了太子,贬为庶人,关到河阳。

拓跋宏为什么坚持要将元恂处死 (拓跋宏为什么改姓元)(图1)

隔了一年多,拓跋宏听了中尉李彪的话,派人带着诏书和毒酒到河阳,把元恂给赐死了。这事儿让后人挺感慨的,毕竟父子一场,拓跋宏这手也够狠的。

按理说,俩人矛盾主要是汉化政策,但元恂也没真造反啊,怎么就被废了还赐死呢?拓跋宏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仁厚,除了改革,待人都不错,可对儿子咋就这么绝情?有人说是他太宠信汉族大臣,听了李彪的谗言才这么干。这话听着有点道理,拓跋宏是挺重用汉族门阀,但要说因为李彪一句话就杀儿子,也太夸张了。拓跋宏是明君,做事有分寸,不是那种草原上一言不合就杀人的主儿。何况是亲儿子,哪能那么容易被挑拨?元恂虽然犯了错,但已经被关起来了,真有必要赶尽杀绝吗?

其实翻翻史料,李彪的话也不全是瞎说。他举报元恂还跟人谋反,这事儿真有可能。就在元恂被废的那个月,支持他的鲜卑贵族就准备造反了。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还有一堆人,暗中勾结,想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起兵。结果元颐表面答应,背地里告密,叛乱被任城王元澄给平了。

这些叛乱的都是反对汉化的鲜卑贵族,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元恂。毕竟元恂是嫡长子,又是废太子,当旗帜最合适。结果元恂没逃出洛阳,才换了元颐。从元恂准备三千御马轻装北上看,他不是想简单回平城,估计是打算跟叛军汇合,可惜被禁军拦了。

叛乱后,拓跋宏也退了一步,允许鲜卑贵族秋居洛阳,春还部落,叫“雁臣”,想安抚他们。但这招显然没用,保守派随时可能再闹。元恂被关在河阳,黄河以北,这位置太关键了。要是保守派把他劫走当大旗,号召力可就大了,很多中间派部落都可能跟着反,北魏就得南北分裂,这可是拓跋宏最大的麻烦。

而且处死元恂的时候,正好是拓跋宏西巡长安回来,没过几天就征发二十万兵准备南征南齐。他肯定是怕自己走后,元恂再闹事,新太子才十四岁,镇不住场子。南征带走那么多兵,黄河以北兵力空虚,元恂要是被叛军利用,他腹背受敌。虽然史书说元恂死前写了信辩解,但内容没公开。从政治角度看,就算元恂真没跟叛军合谋,拓跋宏也信不过他。河阳隔着黄河跟洛阳望,万一被劫走,后院着火可就麻烦了。

所以拓跋宏宁可背个绝情的骂名,也得把元恂杀了。断了保守派的念想,还能震慑他们。至于元恂冤不冤,对拓跋宏来说,可能真不重要。作为皇帝,他的政治抱负和皇位稳定,永远比父子情分来得重要。


上一篇: 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 (林氏的一生有几个孩子) 下一篇: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拓跋绍-为救母而弑杀拓跋珪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