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帝拓跋焘是个怎样的人-十六国的终结者 (太武帝拓跋焘怎么读)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末年,决定立当时为,齐王,的儿子拓跋嗣为太子,按照北魏旧例,,子贵母死,,只要立嗣子,就一定先杀其生母,于是,道武帝赐死拓跋嗣的生母刘贵人,然后,他召儿子拓跋嗣入宫,当面训谕,...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快不行那会儿,琢磨着立齐王拓跋嗣当太子。按北魏老规矩,“子贵母死”,立太子就得先弄死他亲妈。于是拓跋珪赐死了拓跋嗣的亲妈刘贵人。接着他把儿子叫进宫,当面说:“汉武帝当年杀钩弋夫人,就是怕老妈太强势,儿子太弱,以后太后干政,闹出吕后那样的乱子。现在立你当太子,我也学古人,这是为了国家长久。”
拓跋嗣天生孝顺,一听这话,当场就哭得稀里哗啦,趴在地上起不来。拓跋珪本来就被“寒食散”折腾得烦躁,见儿子这样更气了,吼了他一顿让他滚出去。
拓跋嗣回住处后,日夜哭个不停。拓跋珪听说后,派人叫他进宫。身边宫人都劝他:“皇上正怒着呢,您进去说不定就被杀了,不如先躲躲,等消气了再说。”拓跋嗣听了,带着两个随从跑出都城藏了起来。
没多久,清河王拓跋绍冲进宫弑了亲爹,拓跋珪就这么死了。第二天中午,拓跋绍把百官叫到端门,从门缝里问:“我有叔父也有哥哥,你们想立谁?”大家全愣住了,没人吭声。好半天,南平公长孙嵩才说:“我们拥戴王爷。”这时大家才知道武帝驾崩,但不知道死因,都不敢说话。散朝后,谣言四起,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各怀心思。
拓跋绍毕竟是个毛头小子,又没人帮着,外面乱糟糟的,他只会从库房搬布帛赏王公,想用小恩小惠保命。拓跋嗣听说老爸被杀,偷偷往回跑。拓跋绍派人追杀他,几次都没抓到。
百姓和大臣听说拓跋嗣回来了,奔走相告,争着出城迎接。拓跋嗣刚到城西,宫里卫士就把混在皇宫的拓跋绍抓住送给他处置。在大臣帮助下,拓跋嗣杀了拓跋绍和他妈贺兰妃,同年登基,才十八岁。
明元帝拓跋嗣在位十五年,挺喜欢儒生,好学谦虚,收集经史,算是北魏开国以来比较仁厚的守成之主。
东晋那边,刘裕出身低,靠军功一步步往上爬。他灭了邪教头子孙恩、卢循,又杀了桓玄,还灭了南燕,成了东晋南朝第一个平了北方国家的大英雄。接着他平了蜀地,打向后秦——就是当年击灭前秦的那个国家。后秦国王姚泓人很懦弱,国内还内斗,只好向拓跋嗣求援。
北魏大臣都劝拓跋嗣出兵捡便宜,只有崔浩拦着:“刘裕肯定能拿下姚泓。您现在有兵,但没得力的大将。不如先别动,等等看。等刘裕灭了秦,肯定得回南方篡位,到时候关中不就是咱的了?”拓跋嗣觉得崔浩说得对,赏了他御酒和水晶盐,但还是想趁机捞好处,派长孙嵩带着兵沿河跟着晋军,随时准备偷袭。
刘裕烦得不行,在北岸摆了个“月阵”,用两千七百兵加上一百张能发尖槊的大弩,把魏军打得够呛,三万骑兵死了一万多,狼狈逃回。拓跋嗣又羞又恼,赶紧跟崔浩道歉。
刘裕抓了姚泓后,果然急着回建康篡位,关中很快被赫连勃勃占了,那会儿是418年。留守关中的几万晋军,全被夏军杀了。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拓跋嗣直夸崔浩有先见之明。
明元帝跟他爸拓跋珪一样,爱吃“寒食散”。帝王为了长寿壮阳,吃的其实是毒药,里面有毒的矿物质,几年就能把人吃死。拓跋嗣一直病着,加上天灾人祸多,他问崔浩咋办。崔浩劝他早点立长子拓跋焘当太子,稳住国本。422年,拓跋焘以太子身份监国,才十二岁。北魏的太子监国不是摆设,是真管事,有自己的班子和机构。
拓跋嗣暗中观察,发现拓跋焘聪明果断,辅臣也忠厚,能撑起魏国大业,心里挺高兴。同年秋天,刘裕死了,拓跋嗣准备打宋国。崔浩不同意,说两国几年没冲突,趁丧打仗不光彩,还不一定赢。拓跋嗣不听:“刘裕当年不也是趁姚兴刚死灭秦的?现在趁刘裕死打宋,天经地义。”崔浩说:“姚兴死后儿子们内斗,刘裕才有机会。现在刘裕死了,宋国军心民心没散,肯定死战。”拓跋嗣不听,派奚斤带两万兵渡河,自己带五万多精骑跟着。战事一起,崔浩建议先占地再攻城,他又不听,硬攻宋国坚城。最后虽然拿下滑台、虎牢几个重镇,但也伤亡惨重,元气大伤。
拓跋嗣本来身体就差,亲征路上更难受,423年底死了,才三十二岁,庙号太宗。他儿子拓跋焘继位,就是太武帝。
拓跋焘出生时,拓跋珪见这大胖孙子,惊奇地说:“能成我事业的,肯定是这小子!”北方的柔然听说明元帝死了,也趁丧来打,派六万铁骑冲进云中,杀了官吏百姓,占了旧都盛乐。柔然是鲜卑近支,后来成了东起外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北到贝加尔湖、南到大漠的游牧帝国,一直跟北魏对着干。
十四岁的拓跋焘听说大怒,带轻骑三天两夜赶到云中。柔然国主纥升盖看见魏帝的伞盖,下令围攻,五十多层铁骑。拓跋焘看着层层敌骑,一点不慌。魏军将士见状,也不怕了,拼死进攻,射杀了柔然大将于陟斤。纥升盖见势不妙,跑了。425年,拓跋焘分五道征伐柔然,过了大漠打其腹地,打得纥升盖部落离散,好长时间不敢再犯。
太武帝始光二年(425年)九月,夏国国主赫连勃勃死了。这赫连勃勃本是匈奴酋长刘卫辰的儿子,后来跑到后秦,姚兴挺喜欢他,让高平公没弈于收留他。没弈于把女儿嫁给他,姚兴还让他当安北将军,给两万多鲜卑户镇守朔方。没几年,赫连勃勃杀了老丈人,带着部众自称大夏天王,改姓“赫连”,意思是“家族显赫,上与天连”,同姓部落改姓“铁伐”,意为“刚锐似铁,皆能伐人”。
刘裕灭后秦后,赫连勃勃趁他回朝时大破晋军,打败刘义真,堆了几万个人头当“骷髅台”。同年称帝,定都统万。赫连勃勃最出名的是残暴,把人当草芥。他让工匠蒸土筑统万城,墙筑完一段用铁锥扎,扎进一寸就杀筑墙匠人,把尸体筑进墙里换批人。兵器匠人更惨,制弓的弓射不透甲杀制甲的,制甲的甲被弓射透杀制弓的,反正都得死。赫连勃勃常坐城上,旁边放弓刀,看谁不顺眼就杀。在长安时,他征隐士韦祖思入朝,韦祖思下拜,他却大怒:“我以国士待你,你怎么拿我当外人?你以前不拜姚兴,现在拜我?我现在没死你就这么对我,我死后你们写史,会把我放哪?”当场砍死了韦祖思。赫连勃勃还把京城南门叫“朝宋门”(让宋国来朝),东门“招魏门”(让魏国服帖),西门“服凉门”(征服西凉),北门“平朔门”(一统朔北)。他统治末期更荒淫,臣下敢直视就捅瞎眼睛,敢笑就划开嘴唇,敢进谏就割舌头再杀,搞得“夷夏嚣然,人无生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