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攻宋河南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与刘宋争夺河南地区之战发生于宋永初三年、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九月,北魏发兵大规模向刘宋黄河以南地区进攻,在魏主拓跋焘的亲自指挥下,才占领了刘宋河南地区,至刘宋元嘉七年、北魏神麚三年,公元4...
北魏和刘宋为了抢河南这块地儿,从公元422年九月就开始动手了。北魏那边拓跋焘亲自带兵,没多久就把刘宋黄河以南的地儿给占了。过了八年,也就是430年,刘宋不甘心,派右将军到彦之带9万人想收复河南,北魏军居然主动撤回了黄河以北。结果冬天一过,魏军又杀回来,第二年二月,河南地儿又全被北魏占了。下面说说这仗具体咋打的。
当时刘宋这边,冠军将军毛德祖守着虎牢(今河南荣阳西北),滑台的东郡太守王景度顶不住,赶紧向毛德祖求救。毛德祖就派了司马翟广带3000步骑兵去救。魏军那边顺手就破了仓垣(今河南开封西北),然后奚斤他们攻滑台,没打下来,还上书要增兵。拓跋焘听说火了,骂了他们一顿,然后自己带5万多人南下支援。十一月又让太子拓跋焘(这里原文有误,拓跋焘是魏主,太子应为拓跋晃)带兵守塞上防柔然。奚斤怕被拓跋焘治罪,赶紧猛攻滑台,还真打下来了,接着又打虎牢东面的土楼镇,打败了翟广,一路冲到虎牢城下。毛德祖出城迎战,好几次都打退了魏军。拓跋焘另外派了黑稍将军于栗磾带3000人屯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北),想抢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毛德祖赶紧派振威将军窦晃他们沿黄河设防。
十二月,拓跋焘到冀州(治今河北冀县),派楚兵将军叔孙建带兵从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渡黄河,打青、兖二州。刘宋的豫州刺史刘粹派兵守项城(今河南沈丘),徐州刺史王仲德屯湖陆(今山东鱼台东南),挡魏军。没过多久,刘宋的黄河防线就崩了,泰山、高平、金乡这些郡(都在山东)都被魏军占了。
叔孙建往东进了青州(治陈阳城,今山东青州),刘宋青州刺史竺夔赶紧派人求救。刘宋朝廷急命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监征讨诸军事,和王仲德一起去救。刘宋庐陵王刘义真派龙骧将军沈叔狸带3000人去镇守悬瓠(今河南汝南)的刘粹那儿,随时准备增援。第二年正月,于栗磾攻下了金墉城,当上豫州刺史,守洛阳。叔孙建打进了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一路上的城池都守不住,全投降了。竺夔赶紧聚集老百姓守东阳城,没进城的就让他们躲到险要地方,把粮食藏起来,等着魏军来。魏军到了啥吃的都没找到。拓跋焘接到报告,一面给青州增援6万骑兵,一面让东晋旧臣刁雍当青州刺史。刁雍招了5000兵,到了青州后安抚士民,老百姓就给魏军送粮了。三月,叔孙建带3万骑兵围东阳城,城里文武才1500人,竺夔他们死守,还多次派奇兵打退魏军。魏军步骑兵绕城十多里,造了一大堆攻城器械。竺夔挖了四道深沟,魏军填了三道,好让撞车靠近城墙;竺夔又派人从地道出城,用大麻绳拉断了撞车。魏军又修了长长的包围圈,攻得更猛了。城里死伤不少,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檀道济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当时司、青二州都告急,但檀道济兵少,分不过来;青州离得近,而且竺夔兵弱,就和王仲德赶紧先去救。
奚斤、公孙表他们合兵打虎牢,拓跋焘也从邺城(今河南临漳西南)派兵去帮。毛德祖在城里挖地道,招了400敢死队,让参军范道基带着,分六路从地道钻出城外,袭击魏军后阵,杀了几百魏兵,烧了他们的攻城器械就回来了。魏军稍微退了点又合拢,攻城更急了,还分兵打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四月,拓跋焘到虎牢,看见宋军用绳子从河里打水,知道城里缺水,就把船连起来,上面放挡板,断了他们取水的路。三天后,他亲自带人攻城,还是没打下来,就去洛阳了。
叔孙建攻东阳城,把北城墙弄塌了三十多步,刁雍建议赶紧冲进去,叔孙建没同意。当时天气热,魏军很多人得病,又听说檀道济他们快到了,叔孙建他们就烧了营寨和器械,退回滑台了。檀道济到东阳,因为粮吃光了没法追。竺夔觉得东阳城坏了不好守,就移到不其城(今山东崂山西北)去了。闰四月,叔孙建从滑台往西去找奚斤,一起打虎牢。虎牢城被围了差不多200天,刘宋精兵打光了,北魏还不断加兵。檀道济的军队在湖陆,刘粹的在项城,沈叔狸的在高桥(今江苏东海东北),都怕魏军太强不敢前进。魏军挖地道把城里的井水给泄了,虎牢城里人马又渴又饿还闹瘟疫,处境特别惨。魏军死的也多,但还是拼命攻,最后终于打下了虎牢,抓了毛德祖、翟广他们,只有参军范道其带200人突围跑了。刘宋在司、兖、豫这些郡县(现在山东、河南一带),大多被北魏占了。
这场仗打下来,北魏是占了便宜,抢了河南的几个重镇,但他们也吃了亏——刘宋守城太拼,魏军死伤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