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太祖会那么容易的掌控国家呢-为什么陈桥兵变后 (宋太祖会那么年轻吗)

没有尸横遍野,没有喋血宫门,赵匡胤在陈桥驿披了一件皇袍,后周的锦绣河山立马易主,姓柴变成姓赵,在城头变幻大王旗、换皇帝犹如换手机、每次政权更迭无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五季乱世,为何会开出赵宋这一朵几乎和...

admin

要说五代十国那会儿换皇帝,那可真是家常便饭,城头大王旗换得比翻书还快,每次都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才算完事儿。可偏偏赵匡胤在陈桥驿披了件黄袍,后周那片锦绣河山就悄没声儿换了姓,从柴家变成了赵家——这事儿,在乱世里简直像个异数。要说为啥能这么和平,还得从后周世宗柴荣自己挖坑说起。

宋太祖会那么容易的掌控国家呢-为什么陈桥兵变后 (宋太祖会那么年轻吗)(图1)

柴荣那会儿为啥非要折腾禁军?还不是因为后周的老宿卫军,都是五代传下来的老油条,年纪大、骨头软,打起仗来要么跑得比兔子快,要么直接跪地投降。柴荣刚上位就碰上北汉来犯,高平之战那会儿,右军哗啦啦就溃了,一千多步兵直接脱了甲喊万岁投降北汉,把柴荣气得差点当场表演胸口碎大石。他一看这不行啊,得招点狠人!于是显德元年就下命令,让地方上把那些山林里的亡命徒、所谓的“群盗”都招到开封,充实禁军,管他们叫“强人”。十月又从这帮强子里挑武艺最好的,组成了殿前军,长官叫殿前都点检——说白了,就是督着这帮人给皇帝站岗、守门、管队伍的头儿。

柴荣这么干,也是被逼急了。可他没想到,这帮“强人”招进来,虽然能打仗,可也成了个定时炸弹。尤其是他挑了赵匡胤当殿前都点检,这事儿现在看,简直是把刀递到了人家手里。赵匡胤在高平之战那会儿就表现突出,抄起家伙就带头往上冲,喊“主上危在旦夕,咱们不玩命还想等死吗?”,手下兵士跟着他跟打了鸡血似的。但要说柴荣选他只是因为能打仗,那可太小看老赵了。这人天生就有股“带头大哥”的范儿,跟刘邦、朱元璋似的,都是江湖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知道怎么收服人。他用自创的太祖长拳、蟠龙棍法,把那帮“武艺精高”的“强人”治得服服帖帖,人家服的是赵匡胤这个人,不是柴荣。吕思勉先生后来就说,“太祖实由此受禅也”——说白了,柴荣攒的这支禁军,早就成了赵匡胤的私人班底,换别人?根本镇不住。

宋太祖会那么容易的掌控国家呢-为什么陈桥兵变后 (宋太祖会那么年轻吗)(图1)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突然传来消息说契丹打来了,十万火急!初二,慕容延钊带着前锋先走;初三,赵匡胤领着后军出发。走到陈桥驿那天,月亮弯弯的,四周静悄悄的,老赵正睡得香呢,突然被亲信们摇醒,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黄袍就“啪”一下披身上了。等周围的士兵还一脸懵圈时,赵普那帮心腹已经跪地上磕头喊万岁了,其他人一看这架势,立马跟着跪,山呼万岁震天响。老赵揉了揉眼睛,心里直犯嘀咕:这……这黄袍是能随便披的吗?好歹里面先给整件秋裤啊,大冬天的,回头感冒了谁负责?

宋太祖会那么容易的掌控国家呢-为什么陈桥兵变后 (宋太祖会那么年轻吗)(图1)

等赵匡胤兵临开封城下,小皇帝还在早朝上呢。唯一没跑掉的是个叫韩通的大臣,外号“韩瞠眼”——就因为他平时爱对人吹胡子瞪眼睛。听说兵变,韩通抄起家伙就想组织抵抗,结果半路撞见赵匡胤的心腹王彦升。这王彦升是个狠角色,江湖人称“王剑儿”,赵匡胤特意派他盯着韩通。王彦升立功心切,出手就是杀招,韩通哪是对手,撒腿就跑,最后还是被追到家里,和妻儿一块儿没了。不过赵匡胤也没为难小皇帝和太后,把他们迁到西宫,小皇帝降成郑王,太后还保留尊号。兵变一开始,老赵就跟手下约法三章:对皇帝太后客气点,朝里大臣别动,不准烧杀抢掠,事成之后人人有赏。这么一来,大宋的江山算是稳了。


上一篇: 为什么有人会说元顺帝是宋恭帝的儿子呢-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有人会晕血) 下一篇:水浒传中李俊是怎么看穿宋江的为人-跑到海外当上国王 (水浒传中李俊的外号)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