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刘裕自称汉室后裔-为什么建国不称汉-而要称宋呢 (刘裕自称汉室为什么)

刘裕,即宋武帝,字德舆,小名寄奴,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刘裕是刘邦的后代,刘...

admin

刘裕,就是后来的宋武帝,字德舆,小名寄奴,东晋到南北朝那会儿挺牛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好多人觉得他是刘邦的后代,他自己也老这么说。

那问题来了,既然是刘邦后人,建国为啥不叫“汉”,偏要叫“宋”呢?

刘裕自称汉室后裔-为什么建国不称汉-而要称宋呢 (刘裕自称汉室为什么)(图1)

这主要是因为啊,刘裕其实不是刘邦的亲直系后代,属于旁支。而且东汉都灭亡两百年了,这时候再扛着“匡扶汉室”的大旗,早就没啥用了。

首先,刘裕是靠禅让当上皇帝的,接的是晋朝的禅让。说白了,他的正统血脉就得从魏晋这儿算。要是他当着晋朝的皇帝,却喊着要恢复汉室,手下那些人肯定不乐意,凭什么跟着你干?这政权就不合理,很容易被人造反推翻。

历朝历代,“谋权篡位”这四个字可是大忌,说白了就是“窃国”,不正当手段。就算真靠这个坐上了皇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得被后人骂死。所以才搞出个“禅让”,意思就是前任主动让位,觉得我比你更合适当皇帝,这就合理多了。上古时候的朝代都搞禅让,听着就高大上,对吧?

所以刘裕的皇位也不能靠抢,得名正言顺。想让“窃取”的帝位变正统,最好的办法就是禅让。汉朝禅让给曹丕,曹魏又禅让给晋朝,这是一整套传承下来的,晋朝就是正统。刘裕现在接的是晋朝的禅让,那他自然也是正统的,名正言顺。

刘裕自称汉室后裔-为什么建国不称汉-而要称宋呢 (刘裕自称汉室为什么)(图1)

再说汉室,在朝代大家谱里早就完结了。前面那么多次禅让,汉朝其实已经到头了。刘裕想坐稳皇位,就得建立在新的朝代和正统帝位上。他要非改国号叫“汉”,不就等于自己承认禅让这事不合理了嘛?

而且啊,“汉”这个国号当时已经被刘渊搞臭了。刘渊那会儿不认魏晋,非说自己是接续汉朝的,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刘裕这时候要是也举汉室大旗,别人还以为他要继承刘渊的摊子呢,那不就乱套了?

第二,刘裕其实是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妥妥的旁支,跟刘邦八竿子打不着。他祖宗里就没出过皇帝。真要匡扶汉室,就得找个刘邦的后裔当皇帝。万一他国号叫“汉”,等自己功成名就了,突然蹦出一群人,领头的说“我是刘邦正室血脉,皇帝该我当!”那他可怎么办?所以“汉”这个国号,对刘裕来说不是好处,全是麻烦。

刘裕自称汉室后裔-为什么建国不称汉-而要称宋呢 (刘裕自称汉室为什么)(图1)

第三,刘邦是平民出身,靠打仗一步步打下天下,手下功臣也都是草根。但魏晋南北朝那会儿,大家可看重出身了,朝廷封爵都跟家族故乡有关系。刘裕是彭城人,春秋时彭城属于宋国,战国时归楚国。所以选“楚”或“宋”更合理。可他刚打掉一个“恒楚”政权,“楚”字就不能用了。而且他当晋朝宋王的时候,接受禅让,国号自然就跟着封爵叫“宋”了。历史上好多皇帝国号都跟之前的封爵有关,比如隋文帝杨坚以前是随国公,唐高祖李渊以前是唐国公,都是一个道理。


上一篇: 北魏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朝代?最后是如何灭亡的 (北魏所处历史时期) 下一篇:刘裕称帝有汉室血统-国号为什么不是汉而是宋 (刘裕是什么帝)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