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隋文帝杨坚打仗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隋文帝杨坚打击游牧民族嚣张气焰)

隋文帝杨坚打仗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隋文帝杨坚,一个使分裂的中国重新一统的人,但是在这条统一的道路上,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杨坚凭外戚身份步步为营...

admin

隋文帝杨坚打仗的钱从哪儿来的?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今天就唠唠。

杨坚这人吧,一开始是靠外戚身份一步步往上爬,最后把北周给取代了,军权都攥自己手里。所以隋朝刚建立那会儿,内部没啥乱子,外边可不太平——北边有突厥虎视眈眈,南边还有陈朝没搞定,西北的吐谷浑也老想搞事情,连西域的路都被堵死了。

隋文帝杨坚打仗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隋文帝杨坚打击游牧民族嚣张气焰)(图1)

一堆难题全砸杨坚头上了,最头疼的还是突厥。那会儿突厥可汗的王后是北周宗室女,亡国恨天天在枕边念叨,突厥能不找麻烦?杨坚称帝那一年,突厥打着“给周报仇”的旗号,三次打过来。杨坚倒不怕,立马定了策略:先搞定北边,再收拾南边,集中火力突厥。

北周那时候推行的府兵制,到隋朝军队战斗力杠杠的。鸡头山、河北两场仗打下来,突厥主力被打得丢盔弃甲,四处乱窜。

不过杨坚也没死追着打,反而派人去招抚,还搞分化。“夷狄相攻,对中国有利”,这招是杨坚自己定的策略。就这么着,原本威胁中原的突厥帝国慢慢散了架,北方边境总算消停了会儿。

接着杨坚又盯着西北的吐谷浑,一顿猛揍,打得他们老老实实归顺。中原王朝的势力这才又进了西域。

杨坚在北方这么一通折腾,总算把战略平衡给稳住了。契丹、吐谷浑、突厥,一个个都派人来服软,隋朝还在西域设了兵站,“威服四夷”的局面初见成效。

这时候就剩南边的陈朝了。587年,杨坚先灭了荆州的后梁,清了南边的障碍。那会儿陈朝是陈后主当政,这位爷沉迷写诗喝酒,国事早扔脑后了。隋朝两路大军势如破竹,没多久就把建康给围了。

589年四月,陈后主带着两百多官员被押到北方。打了九年的仗,自西晋末年分裂几百年的中国,总算又统一起来了。杨坚这功劳,确实没得说。

可打仗这事儿,最烧钱啊。从杨坚登基到统一,八年时间打了这么多仗,钱到底从哪儿来的呢?

其实比起打仗,杨坚一辈子搞的政治经济改革,对后世影响才大。支撑打仗的钱,就是这么一步步攒出来的。

首先,他把北魏的均田制又细化了一遍,还在全国大整户籍,挨家挨户核对,谁也别想偷税漏税。这么一来,国家仓库慢慢就充实了。

再就是河道整修。584年引渭水进潼关,587年又挖了条从江都到淮安的运河。水利工程一搞,隋朝的农业发达得不行,粮食多得吃不完。

最后是机构改革,把汉朝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改成州、县两级。这么一改,机构臃肿的问题解决了,省了一大笔开销,办事效率也高了。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府藏皆满,无所容”,打仗的钱还愁啥?

历朝历代打天下都得花钱,很多王朝打到最后经济崩了。杨坚接手的北周,经济刚恢复,却能一边打仗一边搞建设,这本事真不一般。

那会儿的大隋,四夷都服了,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这“大隋”俩字,真不是白叫的。


上一篇: 揭秘-杨坚为什么把随改为隋 (杨坚为何能脱颖而出) 下一篇:杨丽华是什么样的结局-历史上杨坚登基帝位后 (杨丽华是什么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