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著有哲学-范缜-神灭论 (南北朝 诗)
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汉族,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入南齐后出仕,历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领军长史,宜都太守,萧衍建立南梁后,任晋安...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有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还是个硬骨头无神论者。一辈子挺坎坷,但性格耿直,不怕威胁利诱,写了本《神灭论》,把荀况、王充那套唯物论思想接过来又发扬了,算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不朽作品。下面就来聊聊范缜这人到底咋回事。
生平嘛,得从头说。
早年经历
范缜出身士族,祖上在西晋出过名臣范晷,但到了南北朝,家里就衰落了,没啥显赫的官了。他爷爷范璩之在刘宋时当到中书郎,父亲范濛也是刘宋的奉朝请,可惜范缜一出生,父亲就病没了,所以从小跟着妈妈过苦日子,倒是以孝顺谨慎出了名。
青年向学
小时候家里穷,但范缜爱学习,十几岁跑千里之外找刘瓛当老师。刘瓛可是个大儒,门生里不少权贵子弟,锦衣玉食,狂得很。范缜呢,就穿着破衣烂鞋天天步行读书,一点不自卑,反而特倔,不肯巴结权贵,说话还特冲,同窗都怕他,所以也没啥朋友。不过他学问好,尤其精通“三礼”,就和一个叫萧琛的投缘,萧琛能说会道,但每次都被范缜言简意赅的议论折服。
仕途之路
泰始三年,北魏打过来,沛郡沦陷,范缜逃到建业(今南京)。那时候他给当局提过改革建议,但没人理。刘宋时期他一直不得志,满肚子才华没处使,二十九岁就白了头发,写了《伤暮诗》《白发咏》,发泄心里的憋屈。
建元元年,萧道成建了南齐,范缜总算踏上仕途,当了宁蛮主簿,后来又升尚书殿中郎。齐武帝永明年间,他出使北魏,渊博的学问和机敏的劲儿,让北魏上下都挺佩服。
反佛辩论
南北朝佛教特火,轮回报应的说法到处都是。齐竟陵王萧子良信佛,常聚和尚讲经,还养了一帮名士,像萧衍、沈约这些“竟陵八友”,还有范缜,都跟他混。这些人大多信因果,就范缜不信,还唱反调,说啥“无佛”。
永明七年,萧子良和范缜杠上了。萧子良问他:“你不信因果,那为啥有人富贵有人穷?”范缜说:“人生就像树上的花,一起开,一起落,有的飘进屋里落在席子上,有的掉进粪坑里。您就是掉席子上的,我就是掉粪坑里的,贵贱不同,哪有啥因果?”萧子良被怼得没话说。
打完这架,范缜觉得得把观点写下来,就写了《神灭论》,提出“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文章一出,士林争抄,朝野哗然。萧子良赶紧调集和尚名士围攻他,有叫王琰的,拿儒家孝道说事,嘲讽他:“范先生,你咋不知道你祖宗在哪?”范缜反问:“王先生,你既然知道你祖宗在哪,咋不自杀去找?”王琰当场哑火。萧子良又派王融用官位拉拢,范缜压根不理。
坎坷晚年
齐明帝时,范缜做了宜都太守,还是不信鬼神,把当地伍相庙、唐汉三神庙、胡里神庙的香火全断了,不让祭拜。后来母亲去世,他辞官守孝,好几年没出来做事。
永元三年,萧衍起兵打到南州,范缜穿着丧服去迎他。萧衍挺高兴,平定建康后让他当晋安太守。他在任四年,清廉得很,除了俸禄啥都不拿。天监三年,梁武帝尊佛,佛教全盛。天监四年,范缜升尚书左丞,离任前把财产都给了前尚书令王亮。王亮以前和范缜是好友,后来因对武帝不敬被削为庶人,范缜也被牵连,流放广州。流放期间,他又把《神灭论》改得更完善了。
天监六年,范缜被调回京师,任中书郎、国子博士。反佛的事又把他推上风口浪尖,梁武帝亲自写《敕答臣下神灭论》,法云和尚把旨意传抄王公朝贵,还拉了六十四人响应,萧琛、曹思文、沈约也写文反驳。范缜不慌不忙,把《神灭论》改成宾主问答体,三十一个问答,据理力争,最后“辩摧众口,日服千人”,赢了这场论战。
天监十四年左右,范缜病逝,大概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