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文武全才将领-羊侃-最后却被坑死 (南北朝的文武百官)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羊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代评书戏曲野史里,时常吸引观众眼球的,就是武功爆表的强人,几乎每次出场,都看得观众连连惊呼,当然惊呼完后也怀疑,真实历史上,有...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南北朝那位武力值拉满的战将羊侃。老看评书戏曲的人都知道,里面总有些武功爆表的狠角色,每次出场都看得人直呼“这得练多少年啊”,但真实历史里,真有这种功力逆天的人吗?
至少,风云壮阔的南北朝历史上,就真有这么一位。
这位梁朝战将,比起评书里的各种神人,表现毫不逊色:什么轻功?能在墙上走七步,飞檐走壁到四丈高;什么大力金刚指?徒手就能挖皇宫大殿;内力更绝,一手抓一个桥上的石人对撞,石人直接变粉末。其他十八般武艺更是不在话下,有次他随便上马舞了舞槊,看得旁边的人都惊了,有人爬树上看,树枝都压断了。这位武林高手,就是羊侃。
一、北魏生涯
羊侃出身泰山羊氏,这可是个从汉朝就响当当的世家,羊续、羊祜都是他们家的。但到了羊侃这一代,家里出了点事——他爷爷、爹跟北魏太武帝打仗时投降了,羊侃也就跟着成了北魏官员。
羊侃武力值爆表,膂力惊人,魏帝特别器重他。但你可别以为他是个只会抡大锤的武夫,人家熟读经史,兵书也看了不少,妥妥的文武双全。有个叫羊祉的北魏酷吏,羊侃跟他可不一样,为人特别宽厚。有次朋友喝大了,把他七十多艘船、还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一把火烧了,羊侃知道了,啥也没说,该喝酒喝酒,对朋友还是跟以前一样。
羊侃早年跟着羊祉讨伐过梁州羌氐,这其实就是跟着爹历练历练。不过很快机会就来了,后来羌人在秦州、凉州作乱,羊侃跟着萧宝夤出征,一箭就把羌人首领莫折天生给射死了。
因为这功劳,羊侃被封为泰山太守。泰山郡是羊氏老家,魏明帝这么干,大概是想借羊家的名望收拢民心。但他没想到,羊侃居然趁机投降了南梁。羊家是汉人,羊祉早跟儿子们念叨过:“咱们是汉人,怎么能一直待在异族地界?”加上当时北魏政变,来投靠的徐纥也劝他投降南梁,羊侃就铁了心要奔梁。不过这事儿很快被他堂兄、兖州刺史羊敦知道了,羊敦不想降啊,就跟羊侃动起了手。同时北魏朝廷还派使者来劝:“你回头,既往不咎。”
羊侃心意已决,直接把使者给斩了。北魏哪能干,立马派于晖、高欢他们来打。羊侃打不过,只好逃往建康。

二、随军北伐
投降南梁后,羊侃被封为高昌县侯,当过安北将军、侍中、云麾将军、冠军将军一堆官,跟着元法僧北伐,还平定过闽粤。
最能看出羊侃军事本事的时候,是公元547年跟着萧渊明打彭城、接应侯景。羊侃的本事甩萧渊明八条街,但萧渊明是主帅,羊侃只能在彭城外修寒山堰。堰修好了,羊侃劝萧渊明用水灌彭城,萧渊明不听;高澄派慕容绍宗、高岳、彭乐来援,羊侃又劝趁立足未稳赶紧打,萧渊明还是不听;后来羊侃再请战,萧渊明压根不理。
羊侃心里挺失望,知道萧渊明就是个草包,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守着寒山堰,不然跟着萧渊明非得把命搭进去。后来的剧情跟羊侃想的一模一样,梁军惨败,萧渊明被俘,就羊侃带着自己的人马从容撤退了。
萧衍建立梁朝后,休养生息了几十年,中间也北伐过几次,但每次都任人唯亲:第一次是懦弱的萧宏,第二次是叛逃的萧综,第三次就是无能的萧渊明。这时候的南梁早就人才凋零了,老一辈的曹景宗、韦睿、裴邃、陈庆之都去世了,新一拨的还没上来,加上萧衍不信任外臣,像羊侃这样的人,表面上被尊敬重用,实际上根本没实权。
这次北伐之后,羊侃算是彻底体会到不被信任的无奈,只好天天歌舞酒色,过着奢靡的日子。要不是后来侯景之乱,羊侃可能就这么郁郁不得志地被埋没了。但侯景之乱,说来就来了。

三、保卫台城
公元548年,侯景从寿阳出发,直奔建康。羊侃当时就提建议:一方面派人守采石,拦住侯景;另一方面去打他的老巢寿阳。这法子本来最靠谱,但朱异跳出来了:“就侯景那点人,还能飞过长江?”
侯景还真就过了长江,还拿下了采石。建康城这才开始戒严,部署防守。
侯景之前放话,说“萧衍老儿不是没兵(菜在北语里是卒的意思),就是没好酱(将)”,意思就是南朝有兵但没良将。这话虽然狂,但也不是全没道理——能制住侯景的高欢死了,能打赢侯景的慕容绍宗正跟东魏打仗呢。在侯景眼里,南朝根本没人能打。但他忘了,还有个羊侃。
建康城里,当时能指望的只有羊侃。侯景打到慈湖、板桥,包围了台城,守城的兵要么跑要么降,南梁眼看就要完蛋,就剩台城这最后一道防线了。萧衍让太子萧纲管军务,羊侃当副手。老百姓都往台城跑避难,羊侃一个个安抚;士兵们冲进武库抢兵器,羊侃直接砍了好几个;还谎称收到了勤王部队的信,稳住了人心。
一场精彩的守城战就这么开始了。侯景擂鼓攻城,想放火烧门,羊侃让人凿开门洞,放水浇灭;侯景派大斧砍门,羊侃通过门洞用长矛捅敌军;侯景做了几百个大木驴当攻城车,羊侃直接用大石头砸,木驴稀烂;侯景又在木驴外裹牛皮、改成尖头,石头砸不动了,羊侃就让人放火,全给烧了;侯景在城外堆了两座土山,想居高临下射箭,羊侃让人挖地道,土山直接塌了;土山不行,侯景又做了十多丈高的战车,羊侃看都没看一眼——因为这战车跟他想的一样,一开到城外就压塌了,太重,壕沟扛不住。
硬的不行来软的。侯景把羊侃的儿子羊鹍绑到城下,羊侃看都不看,说:“我全家报国还嫌不够,哪能顾上一个儿子?”压根不理。过了几天侯景又把羊鹍抓来威胁,羊侃一看:“你怎么还没死?”抓起弓箭就要射,侯景赶紧把羊鹍带走了,觉得羊家忠义,也没杀他。
侯景还派人劝降,结果变成了羊侃的个人秀。北边的人本来就敬重羊侃,这会儿城上羊侃英姿飒爽,城下的人仰着头看,战事都好像停了,就为瞧瞧这位文武双全的名将。
侯景这边攻不下来,台城里的朱异又出来作死,不听羊侃劝,带人主动出击。结果仗还没打,梁兵自己先往后跑,自相踩踏、掉水里淹死,伤亡惨重。
羊侃能挡住侯景,但挡不住台城内部的消耗。他自己也累病了,548年12月,就这么死了。
三个月后,台城沦陷。台城被围了快半年,开始里有十多万人、两万将士,到最后“人浮肿得喘不上气,十个人里死了八九个”,将士剩下不到四千人,还都瘦得皮包骨,“尸体横在路上埋不掉,烂水流满街”,连吃斋念佛的萧衍都不得不吃鸡蛋,惨得不行。羊侃就是在这么吃不饱、瘟疫横行的情况下守了几个月,最后病死。
其实梁朝要避开侯景之乱,机会多了去了——不收留侯景啊,听羊侃的计策去打寿阳啊,二十万勤王军对侯景那点缺衣少粮的乌合之众,只要齐心协力,侯景早完了。可惜啊,一个个机会都错过了。只可惜了羊侃,那么个忠肝义胆的人,最后还是没等到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