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只有4个善终-北魏历史上有16位皇帝 (人有四个善端)
北魏历史上有16位皇帝,却只有4个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魏统一的局面下,一共有16位皇帝,分别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
北魏16个皇帝,居然只有4个善终?这死亡率也太吓人了!
北魏统一的局面下,一共出了16位皇帝,分别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元姑娘、元钊、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前废帝元恭、后废帝元朗、孝武帝元修。
这里面能善终的,少得可怜,算下来就4位:明元帝拓跋嗣、文成帝拓跋濬、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剩下的12个,全不得好死,这比例比南朝还高,南朝虽然乱,但皇帝安全系数至少比北魏强点吧?
道武帝拓跋珪这人,前期是真猛。代国被前秦灭了后,苻仁慈,留他在代地。淝水之战后前秦崩盘,他靠慕容垂的力量统一部落,恢复代国,后来又干翻后燕,拿下河北,进军中原。可惜晚年嗑药嗑上头,脑子不太对劲,一言不合就杀大臣,连女人都不放过。他老婆贺夫人犯了点错,拓跋珪直接怒了,要杀了她。这事被二儿子拓跋绍听见了,拓跋绍本来没机会当皇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人翻墙进去就把亲爹给宰了。拓跋珪死的时候才39岁,一代雄主,结局挺惨的。
太武帝拓跋焘更厉害,16岁就登基,南征北战,灭了夏、燕、凉,统一北方,还差点打到长江边,把南朝宋文帝吓得够呛。可惜晚年也和他爷爷一样,嗑药嗑得脑子不对,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杀人,杀完还后悔,第二天又犯。手下宦官宗爱怕他哪天把自己也宰了,就先下手为强,把拓跋焘给弄死了,45岁。
南安王拓跋余是拓跋焘的儿子,宗爱杀了拓跋焘,还顺带把朝里大臣宰了一波,然后扶植拓跋余当皇帝。这拓跋余就是个享乐派,把国库霍霍光了,边境也不管,民怨沸腾。后来他发现被宗爱架空,想夺权,结果宗爱又先下手,在祭祀的时候让人把他给杀了,在位不到一年。后来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继位,把宗爱诛了,给爷爷和父亲报了仇。
文成帝拓跋濬死得早,26岁,他儿子拓跋弘12岁继位,朝政被他妈冯太后把持。北魏有“子贵母死”的规矩,拓跋弘被立为太子时,亲妈李夫人就被赐死了,冯太后养他。拓跋弘不想当傀儡,18岁就禅位给5岁的儿子元宏(后来的孝文帝)。但23岁那年,刚打完柔然回来,突然就死了,说是冯太后搞的鬼,把他软禁后毒杀了,可能性很大。
孝文帝元宏死后,儿子元恪继位,元恪找了个厉害女人胡氏(后来的胡太后)。当时后宫都不敢生儿子,怕“子贵母死”,胡氏胆大,生了元诩,元恪高兴,赦免了她。元恪死后,元诩继位,胡太后掌权,但胡太后没本事,搞得天下大乱,六镇起义。元诩想靠老丈人尔朱荣收拾胡太后,结果胡太后先下手,把儿子毒了。然后又把刚出生的小女儿冒充皇子立为帝(元姑娘),没多久又改立元钊,尔朱荣直接带兵入洛阳,把胡太后、元姑娘、元钊全杀了,还扔了2000多大臣进黄河,这就是河阴之变。
尔朱荣立元子攸为帝,还把女儿嫁给他。元子攸不想当傀儡,找机会把尔朱荣骗进宫杀了。但尔朱家族不干,尔朱兆带兵打进洛阳,把元子攸抓到晋阳杀了,24岁。
尔朱兆反对元子攸,立了长广王元晔。但尔朱家其他人觉得元晔是尔朱兆的人,不认,就废了他,立了元恭。这时候高欢跳出来了,从尔朱兆那儿拿到六镇降卒,反了尔朱家,立了元朗。最后高欢赢了,元恭被废,高欢觉得元朗血统不够,又立了元修(孝文帝孙子)。然后高欢就把元晔、元恭、元朗三个傀儡皇帝全杀了,不废话。
元修也是高欢的傀儡,但他不想当,偷偷联系关陇集团的宇文泰。结果贺拔岳被高欢杀了,宇文泰接手。元修脑子一热,带着宗室跑去了长安,结果发现宇文泰和高欢一样,都是想自己当老大。宇文泰嫌他不听话,找个理由把他杀了。北魏就这么没了,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