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攸为何24岁就死了-北魏第十位皇帝 (元子攸复原画像)
大家好,我是趣历史小编,说起元子攸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一、出身不凡,少年英姿元子攸,北魏大名鼎鼎的彭城王元勰之子,北魏拓拔家族英杰辈出,元勰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孝文帝元宏在位时,元勰备受器重,...
说起元子攸,估计不少人都听过这个名字吧。他是北魏彭城王元勰的儿子,北魏拓跋家族那会儿人才辈出,元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孝文帝元宏在位时,特别看重元勰,觉得他政治眼光毒辣。要不是元勰全力支持,元宏哪有胆子和那些守旧贵族对着干?改革哪能那么顺利?元宏临走前,还特意让元勰当托孤大臣,辅佐后来的宣武帝元恪。
可惜元恪这人吧,又昏庸又没本事,就知道享乐,还宠信奸臣高肇。威望那么高的元勰,最后居然被高肇给害了。元子攸一岁就没了爹,是他妈一个人拉扯大的。不过这小子没让人失望,长得一表人才,文武双全,气派得很,后来成了孝明帝元诩的伴读。
俩人年纪差不多,又是“叔侄”,感情好得很。本来吧,说不定能像孝文帝和彭城王那样,君臣和睦一段佳话。可北魏那会儿乱糟糟的,没给他们机会。元诩当上皇帝后,嫌他妈胡太后专权,想夺回权力,结果被亲妈给毒死了,这下可好,直接引出了“河阴之变”,北魏被折腾得元气大伤。
元子攸是尔朱荣一手推上皇位的。虽说他是元勰的儿子,有点威望,但那时候翅膀还没硬,只能当尔朱荣的傀儡。尔朱荣为了拿捏住这个“傀儡”,硬是把元诩的皇后——也就是他女儿尔朱英娥,又嫁给了元子攸。这换谁谁不憋屈?可元子攸那时候敢怒不敢言,只能硬着头皮娶了。
那时候的尔朱荣,除了没坐上龙椅,权力大得跟当年的曹操似的。北魏乱成一锅粥,各地起义不断,都是尔朱荣带人平定的。但他哪是为元子攸分忧啊?明明是把北魏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谁也别想碰。他这么干,还有个坏心思,就是控制各地,让谁都别不听话。
尔朱荣的势力越来越大,元子攸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要知道,尔朱荣早就想当皇帝了,就差个时机。两年下来,北魏除了河南,地盘基本都归了尔朱荣,连军队都是他死党元天穆和弟弟尔朱世隆管着。他身边围着一群拍马屁的,天天给他造势,就等他登基了。
野心一膨胀,尔朱荣做事更不管不顾了,把手伸到了河南,直接让元子攸任命他推荐的人当官。元子攸心里门儿清,再退让,这皇帝当到头了,必须硬气一回,直接拒绝了。这下翁婿俩彻底撕破脸,尔朱荣的耐心快耗光了,元子攫除掉他的心,也铁了。
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君臣俩的权力斗争,终于要见分晓了,尔朱荣要动手了。
这年八月,北魏君臣们本来就绷着根弦,又炸了个消息:尔朱荣说女儿快生了,要进宫探望。明摆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就是想当面逼宫,让元子攸服软。要再不答应,尔朱荣肯定得废了这个不听话的女婿。
生死关头,元子攸身边有谋士觉得,这说不定是反过来除掉尔朱荣的机会。可元子攸虽然早就有这心思,事发突然,根本没准备,太被动了。年轻嘛,犹豫是有的,也就那么一会儿。面对这危机,元子攸没给他爹元勰丢脸,最后下定决心干掉尔朱荣。当时他吼了句后来传遍天下的话:“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身边亲信听了,全哭了,都愿意豁出命跟着他干。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24岁的元子攸,比后来8岁除鳌拜的康熙年纪大点,但处境凶多了。他和亲信还没商量好呢,密谋就传遍了全城,完全被动了,谁看都觉得他没戏。可尔朱荣蠢啊,让他翻盘了。
尔朱荣带着五千人马到了京城,也听到了风声,但他太自信了,城外军队个个能打十个,不信元子攸这个光杆皇帝敢动手。所以尔朱荣只带了死党元天穆进宫,还留了个心眼,酒宴没喝完就走了,元子攸准备的第一次刺杀扑了空。
不过尔朱荣还是小看了他女婿。三天后,元子攸骗他说皇后生了,让他赶紧进宫看外孙。尔朱荣这回没多想,带几个侍卫就进宫了。早就埋伏好的元子攸和亲信一拥而上,尔朱荣虽然打仗是把好手,可双拳难敌四手,当场就没了。
尔朱荣死了,元子攸的处境还是悬。城里有尔朱荣的党羽,城外有尔朱世隆的精兵,他们要是一闹,元子攸非完蛋不可。好在尔朱世隆这人胆小,听说尔朱荣死了,以为元子攸早有准备,想跑。正好城里尔朱荣的亲信贺拔胜还算忠心,几句话把城里的党羽都哄出城了,众人作鸟兽散,元子攸暂时松了口气。
但尔朱荣混了一辈子,手下可不都是草包。他堂侄尔朱兆带兵赶到,尔朱世隆有了底气,反扑过来,兵临洛阳城。元子攸拼死想守,百姓也帮忙守城,可寡不敌众,最后还是被俘了。
当年十二月二十三,元子攸在被抓着北上的路上,被尔朱荣杀了。这位不甘心当傀儡的少年皇帝,结局是惨了点,但他敢反抗的劲儿,比那些窝囊废皇帝强多了,后人提起,都得给他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