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宋太祖看不起的-饭桶-为何却被宋太宗提拔为宰相 (被宋太祖看不起的是谁)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君主是至高无上不可冒犯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喊出了多少被至尊皇权压迫下臣子的绝望与无奈,但是历史上总有几个大臣敢于无视这种规则,他们不屈服于权利和伦理纲常,他们只坚持自己的小...
封建那会儿,君权至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话听着就让人喘不过气,多少臣子对着皇权只能低头装孙子。不过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不怕死的,偏不守规矩,不鸟什么皇权伦理,就爱凭自己小性子来。比如魏征,能把唐太宗怼到没脸,其实除了他,还有个宰相更狠,直接在宫宴上跟皇帝叫板。
这人叫张齐贤,山东菏泽生人,后来为了躲后晋的战乱,搬到了河南洛阳。家里穷,从小没爹妈,但特能学,志气还不小。仰慕唐朝李大亮,所以字取叫“师亮”。
有天宋太祖在洛阳街上溜达,排场大得不行,仪仗队敲锣打鼓的,路边小孩吓得都躲猫猫去了。结果张齐贤直接冲过去,拦住了皇帝的车驾,牛气哄哄地说:“我有话要跟国家说!”
当时太祖车里正跟周公下棋呢(可能是在打盹),车突然一停,他火气“噌”就上来了。正要发飙,旁边太监小声说:“陛下,有个野人拦车说要献策,这是国家福气啊。”太祖这才压住火,心里琢磨:大宋刚建国,正缺人呢,不能埋没了人才,让人说我不会识千里马。这人敢拦我车,说不定真有两把刷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把张齐贤带回宫了。
宫宴上,张齐贤哪管什么皇家礼仪,形象都不要了,一边大口啃肉,一边用沾满油的手在地上划拉,说这个不合理,那个没人性,应该怎么怎么改,吧啦吧啦说了一堆。旁边太监拼命给他使眼色,宋太祖脸都快气绿了,他跟没看见似的。
等他这场“个人脱口秀”说完,张齐贤一脸期待地看着宋太祖,心里美滋滋的,以为能得个大大的赞。正对着未来的幸福生活傻笑呢,结果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美梦直接碎了!
宋太祖从嘴角冷冷挤出几个字:“十句有六句废话。”
张齐贤当场就不服了,什么皇家威严,全扔脑后。叉开腰,摆出一副要吵架的架势。太祖看他这无赖样,气得不行,让人把他拖了出去。
虽然太祖没用他,但把他推荐给了弟弟赵光义,说:“我在洛阳发现个大贤,这人肚子里有货,文采也好,将来肯定有出息,就是性子急,不懂人情世故,得磨一磨,我留给你了。”
后来赵光义当了皇帝,就是宋太宗,真用了张齐贤。他两度当宰相,前后干了二十多年,这才有了流传千古的宰相生涯。
张齐贤不光敢怼皇帝,对北边来偷鸡摸狗的契丹人也不客气,生死看淡,上去就干。
宋太宗二年,雍熙北伐打了败仗,辽国反扑,北院大王蒲奴宁带着王牌铁骑来打代州。
代州是个要塞,要是丢了,北宋的大门就开了,满朝文武都吓坏了。守将卢汉赞腿都软了,直接当起了“忍者神龟”。
这时候代州知州就是张齐贤,他临危不惧,慷慨激昂,凑了两千多没打过仗的厢军就顶了上去。他也知道,这些没上过战场的“工程兵”硬冲,就是给对方送人头。
所以他一边给士兵打鸡血,一边写信让潘美来救。结果信使被辽军抓了,军情泄露。辽国人怕援军来,设下埋伏。更巧的是,潘美的援军已经被太宗叫回,来不了了。但辽国人不知道这事儿,张齐贤知道了,立马使出大招——开始忽悠。
他让两百厢军在城南扎下好多营寨,举着援军的旗子,每匹马尾后都绑上干柴,来回跑,装作是大军来了的样子。
辽军看到城南尘土飞扬,声势浩大,以为宋朝援军冲来了,吓得不敢打,转头就跑了。
看计谋成了,张齐贤立刻带兵反杀,一路超神,抓了好多辽军,还活捉了蒲奴宁的儿子。辽军吓得不行,这就是有名的土墱寨之战,以少胜多。
这么个文武双全的人,咋后人叫他“饭桶宰相”呢?
《归田录》说他“长得胖,吃得特多”。年轻时候张齐贤家穷,常年饿肚子。有天村里大户施粥,他喝了个半饱,还觉得不够。看到外面挂着张牛皮,直接拿回家了,切开煮了,一张牛皮全吃了,让人惊掉下巴。
张齐贤少年时,世道乱,盗贼多。有天一伙盗贼进客栈,咋咋呼呼要酒要肉,嚣张得很。食客们都躲得远远的,怕被碰瓷。这时候饿得发晕的张齐贤正好路过。
看到盗贼们围着桌子大吃大喝,他一下子站那儿不动了——要命还是要吃?这问题太纠结了!稍微想了想,他选了吃!
张齐贤上去作揖,说:“让我吃个饱喝个醉,行不?”盗贼们都惊了,别人都躲着我们,你怎么自己送上门?抬头一看,这人气质不凡,心里有点怕,就让他坐下了。
张齐贤也不客气,左手端酒碗,右手抱着猪腿就啃。盗贼看他食量这么大,觉得像有宰相肚量,纷纷夸他。走的时候还送他金银,说:“我们都是被逼才当盗贼,你将来发达了,别忘了我们的苦衷!”张齐贤笑着收下了。
后来他当安州知州,这饭量吸引了全州人的注意。每次上街,总有一群人围着他指指点点,茶余饭后都说:“新来的知州能吃几头牛,喝几石酒啊?”
张齐贤也被这些刁民搞得很头疼。那谁来解开这个“饭量之谜”呢?重担就落在了他厨师头上。
为了搞懂这“饭桶”到底能吃多少,厨师准备了个金漆大桶。他吃什么,桶里就放什么;喝一杯酒,桶里倒一杯。这顿饭从中午吃到黄昏,吃瓜群众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最后厨师宣布战果——抬出来满满一大桶!酒菜都浸在里面,桶都要溢出来了!
他不仅吃得多,吃法还特别。比如吃肉,专挑肥的、流油的。为了照顾这位“饭桶宰相”,张家人好几年都没见过瘦肉长啥样。
不光饭量大,吃药也玩出了新花样,发明了“药夹馍”。生病要吃药时,把药卷烧饼里,几口就吃了。西安的肉夹馍见了都得说声“服”!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张齐贤肚里酒菜是多,但人可不是酒囊饭袋!宰相赵普夸他:“朝廷内外的大臣,没比得上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