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看看这个政权的三次北伐就清楚了 (北魏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北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神奇的阶段,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
南北朝那会儿,中国历史上挺有意思的一段,南朝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两边打打停停,就叫南北朝。
这会儿不光是乱,也是民族混得最欢的时候。对外交流也火,虽然天下分着,但各政权还算稳,出了不少能打的皇帝。这里面,南朝宋的刘义隆和北魏的拓跋焘,算得上是顶俩。

刘义隆就是宋文帝,拓跋焘是北魏太武帝,俩人都是文武双全,还赶巧了,差不多同时活着,都是公元423到453年这档子事儿,跟南北朝版的周瑜诸葛亮似的。
他俩当政那会儿,南朝宋和北朝魏都挺热闹,喜欢历史的看了估计直呼过瘾——高手过招,历史才有看头嘛。
可对这俩皇帝来说,对手太强也不是啥好事。毕竟对方太厉害,自己就很难占便宜。要是实力差太多,早就统一了,偏偏他俩半斤八两,只能这么耗着,谁也吃不掉谁,只能各过各的。
所以啊,实力相当,就只能共存,谁也别想轻易吞并谁。

但想扩大地盘,俩人都盯上了中原。中原这地方,打进去容易,守住难,不管谁占了,对方打回来,根本守不住。北朝有骑兵,撤军快,南方步兵吃亏,所以北朝占中原,只是早晚的事。
可刘义隆不甘心啊,北伐失败二十年后,又想打。大臣沈庆之劝他:“中原还是那个中原,北朝也没变弱,以前打不赢,这次就能赢?”朝里人都这么想,可皇帝要干,谁也拦不住。
南朝宋文帝的北伐,就这么开始了。中原还是老样子,易攻难守。要说两次北伐有啥不一样,那就是北魏是不是统一了北方——第一次没统一,第二次统一了。

没啥意外,宋军一冲,魏军就跑,很快占了黄河,连洛阳、虎牢、碻磝、滑台四个大镇都拿下了。这下好了,刘宋从攻城变成守城了。
可几天后,北魏骑兵就反攻了。骑兵跑得快,把宋军步兵围起来一顿打,失地又抢回去了。刘义隆这才明白,自己多蠢,不仅没占到便宜,还把敌人引到家门口。
拓跋焘虽然打到了长江边,但知道灭不了南朝,虚晃一枪就撤了。可两次北伐下来,刘宋江北六州都快空了,后来又打了第三次,也就占了点小地方,没大用。

这时候,北方强南方弱的局面算是定下来了,离统一还远着呢。北朝虽然赢了,但也伤得不轻,想再回巅峰,难。直到北魏完蛋,这格局也没变。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就这么来回折腾,但国家总往统一的方向走。刘义隆和拓跋焘,俩人实力都够,就是谁也干不掉谁,愣是让中国又分了一百多年。
可能这就是他俩的命吧。
参考资料:
【《魏晋南北朝史》、《拓跋史探》、《宋书·文帝本纪》、《魏书·卷四上·帝纪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