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重熙生平简介-乾隆帝赐揭重熙谥号为-忠烈 (重熙作品)
揭重熙,?,1651年12月15日,,字祝万、又字万年,号蒿庵,江西临川湖南乡揭家坊人,南明著名大臣,明末诗人,揭重熙自幼聪明好学,崇祯九年,1636年,乡试及次年会试均以五经中试,时称异才,崇祯十年...
揭重熙,字祝万,又字万年,号蒿庵,江西临川湖南乡揭家坊人。南明著名大臣,明末诗人。
这家伙从小就聪明好学,崇祯九年(1636年)乡试和次年春试,都是靠五经中举,当时人称他是“异才”。第二年就中了进士,初到福宁(今福建霞浦)当知州,口碑特别好,都说他“一清如水爱如春”。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打下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了。吴三桂引着清军进了关,李自成败退,清军接着往南打,大半个中国很快就被占了。揭重熙这时候铁了心要报国,跟福宁州副总兵洪日升一起拉队伍去“勤王”。八月他们到了南京,帮着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抗清,他当上了吏部考功主事。结果仨月后,他爹去世了,只好回抚州守孝。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军攻陷南京;六月又占了江西。正在抚州守孝的揭重熙,跟艾南英、傅鼎铨、曾亨应这些人一起,招了些老乡组织抗清队伍。没多久抚州也丢了,他只好跑到福建去投奔隆武帝朱聿键。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他当上了右佥都御史,接替刘广允巡抚河东。八月隆武帝在汀州被俘,揭重熙带着队伍钻进了深山。
永历元年(1647年),他听说南昌总兵金声桓、副总兵王得仁,还有邵武守将郭天才,都想反清复明。他费了好大劲到处联络,终于促成了金声桓他们起事。永历五年(1651年),他往邵武进军,在崇安百丈石被清军围住了。揭重熙拼命杀敌,脖子中箭,砍死几十个清兵,最后实在没力气了,被抓住了。当年十一月初三(12月15日),他在建宁南街市口被害。
早年他读书是真厉害,崇祯九年乡试、十年会试,都是靠五经考中的,当时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才。中了进士后到福宁当知州,办案子讲道理,重证据,让人家能申辩,量刑也宽严得当,所以老百姓都说他“一清如水爱如春”。
1644年明朝一完蛋,揭重熙就决心跟清军干到底,跟洪日升拉起队伍去南京帮弘光帝。临走时他跟妻子告别,眼泪汪汪地说:“不赶走鞑虏,我绝不活着回来。从今往后,你就当自己是寡妇,儿子就是孤儿,你们娘俩自己保重,别惦记我是死是活。”到了南京他当吏部考功主事,结果三个月后爹没了,只能回抚州守孝。第二年五月南京丢了,六月江西也占了,他跟艾南英他们一起在抚州招兵买马。后来抚州也守不住,他跑福建投奔了隆武帝。
隆武帝让他干回老本行,负责联络建昌(今南城)的兵,帮着永宁王朱慈炎带几万号人打回去,收复了建昌。可打金溪浒湾的时候中了清军埋伏,败退了,曾亨应被抓杀了,揭重熙和傅鼎铨回福州求援,还被人弹劾了一顿。后来大学士曾樱推荐他,让他当考功员外郎兼兵科给事中,跟着大学士傅冠去湖东(今广东陆丰湖东镇)拉队伍。结果泸溪(今资溪)那边告急,傅冠按兵不动,揭重熙非要打,隆武帝就把傅冠的职撤了,把军权交给了他。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清军打福建,揭重熙顶着压力要抗战,隆武帝把指挥大权全给了他。他和傅鼎铨带兵主动出击,打进江西,赣东老百姓纷纷响应,队伍发展到几万人,接连收复了泸溪、金溪,立了功,被封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代刘广允巡抚河东。同年清将博格带大军入闽,福州沦陷,隆武帝殉国。揭重熙和参将潘风在赣东闽西山区跟清军周旋,有输有赢,后来在光泽的战斗里潘风战死了,揭重熙带着部队经赣南,打了一仗,队伍散了,他一个人偷偷跑回抚州,藏在山区的老百姓里,等着再找机会。
永历元年(1647年),他听说南昌总兵金声桓、副总兵王得仁,还有邵武守将郭天才想反清,他又费劲联络,促成了金声桓他们起事。
永历二年(1648年)三月,清军打垮了郭天才的部队,接着又派谭泰、何洛会打南昌,金声桓在江西各地转悠。十一月揭重熙和傅鼎铨赶紧跑去广东肇庆求援,日夜兼程赶到广州,见了永历帝朱由榔,哭着磕头求救。朱由榔含着泪安慰他们,封揭重熙当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西,给了尚方剑和“智、仁、勇、信、严”五镇敕印,还封傅鼎铨当兵部右侍郎。可问题是,朝廷没饷也没兵,他们俩只能空着手回江西。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揭重熙在路上听说南昌已经被清军占了,金声桓、王得仁都战死了,他和傅鼎铨沿途招募兵勇,旧部张自勇、洪国玉带着人过来汇合,队伍又壮大到几万人,他带着队伍在宁都、石城这些闽赣山区的交界处转战。
永历四年(1650年),揭重熙联合广信曹大镐的义军,在闽北大败清军,砍了一万多脑袋,接着又趁势拿下了抚州,揭重熙自己在战斗里也负了好几次伤。第二年(1651年)他往邵武进军,半路上碰到强敌,在崇安百丈石被清军围住了。揭重熙豁出去杀敌,脖子中箭,血把衣服都染红了,还挥着刀砍,最后砍死几十个清兵,实在没力气了才被抓住。崇安的清军守将曹天寿、县令殷应寅用车子接他进城,对他客客气气的,想劝降他和他的部队。揭重熙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鬼把戏,义正词严地骂了他们,还绝食七天,表示自己必死的决心。清军把他转移到建宁监狱,他在牢里写了上百首诗,诗里全是民族气节和浩然正气。永历五年(1651年)十一月初三(12月15日),揭重熙在建宁南街市口被害。临刑前,他高高兴兴地下了车,整理好衣冠,昂着头朝南方,伸长脖子等着刀砍,那股子大义凛然的劲儿,旁边看的人都哭了。
揭重熙还擅长文学,写了《揭蒿庵先生诗文集》。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给他追了个谥号,叫“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