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作战双方-刘裕灭南燕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 (如何评价作战思想)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史称刘裕灭南燕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开始,到第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带着人马把南燕都城广固(现在山东青州西北)给端了,南燕就这么没了,这仗就叫刘裕灭南燕之战。
刘裕这仗打得挺聪明,料敌如神。燕军当时有点飘,仗着自己骑兵强,非要放弃险要关隘,刘裕就抓住这机会,用战车克制他们的骑兵。后来打广固内城,又不急着硬攻,围着等着燕军自己熬不住,一边打一边搞攻心,稳稳拿捏了主动权,最后直接一波带走。
结果呢?
十月,张纲给刘裕造的攻城器械弄好了,什么飞楼、木幔,奇奇怪怪的都有,燕城上头的弓箭石块根本打不着。晋军有了这玩意儿,燕军天天死伤,城里粮食也快没了,不少燕军官兵都偷偷跑出来投降。尚书悦寿觉得守着个死城,外援也没指望,劝慕容超投降。结果慕容超嘴硬,说“我宁愿挥剑战死,不能投降当俘虏!”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五,刘裕下令攻城,悦寿直接开门放晋军进来,慕容超带着几十个人想跑,被活捉了,押到建康砍了头。刘裕围了广固八个月,总算把南燕给灭了。进了城之后,刘裕本来想把城里男人全坑了,女人分给将士,后来韩范劝住了,只杀了燕王公以下的3000多人。
作战双方评价
刘裕的战略确实比慕容超高明多了
刘裕打仗前会琢磨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地理这些事儿,比如他看穿燕军就想抢点东西没长远打算,就决定翻越大岘山,直奔他们老巢;燕军骑兵多平原厉害,他就用战车挡着,配合步兵弓箭长矛,把战国后很少用的战车又盘活了,这招真够损的。进了燕地之后,一边安抚百姓,一边招降燕军官员,每天都有人投降,少说上千。燕军士气直接崩了,人心思降,慕容超这个自称有“铁骑万乘”的皇帝,最后成了困在孤城的孤家寡人。
慕容超这人吧,是真不行,一点战略眼光都没有
南燕不是没能人,像征虏将军公孙五楼、桂林王慕容镇都提过好主意,比如守住大岘山,别让晋军进来,再派骑兵抄他们后路断粮道,两面夹击。结果慕容超全不听,非要放弃险要,固守广固,把要地都让给晋军。他要真听了公孙五楼的,这仗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就他这操作,南燕不输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