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穆之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被刘裕重用 (刘穆之是什么生肖)
刘穆之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被刘裕重用?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穆之是汉高祖子齐王刘肥之后,少时就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后来被建武将军、琅邪内史江敳征召,担任主...
刘穆之这人,到底是啥出身?凭啥让刘裕那么信他?先说说他的来头,他是汉高祖刘邦那个齐王刘肥的后代,按说也算皇族后裔,但到他那会儿家道早就中落了。不过他年轻时就爱读书,啥书都看,后来被建武将军江敳招去当主簿,算是进了官场圈子。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打桓玄,缺个主簿,问何无忌谁合适,何无忌就推荐了刘穆之。刘裕立马把他叫来,问:“我起兵打桓玄,现在缺个得力的主簿,你觉得谁合适?”刘穆之直接说:“将军刚起兵,正需要能干的主簿,我看我挺合适的。”刘裕听了还挺高兴,说:“你能来帮我,我这事儿肯定能成!”当场就让他当了主簿。
跟着刘裕打桓玄那会儿,有啥大事刘裕都跟他商量。刘穆之对刘裕那是死心塌地,啥事儿都往好了办,没多久就成了刘裕的心腹。当时东晋朝廷乱套了,法令没人管,世家大族趁机压榨百姓,老百姓苦得很。刘穆之就把律令改了,让它更合实际,那些世家大族怕他,就不敢乱来了,老百姓日子好过多了。后来他还当过尚书祠部郎、记室录事参军、堂邑太守,刘裕灭了桓玄,封他做西华县子。
义熙三年(407年),扬州刺史王谧死了。刘毅怕刘裕进京掌权,就想让谢混当扬州刺史,或者让刘裕在丹徒当个扬州刺史。他派了个叫皮沈的去问刘裕的意见,皮沈先见了刘穆之,把这事儿说了。刘穆之借口上厕所溜出来,赶紧告诉刘裕,劝他别答应。刘裕问为啥,刘穆之说:“现在晋朝快不行了,您复兴晋朝功劳这么大,不能让自己吃亏,在丹徒当个守着建康的藩将。刘毅跟您一块儿起兵,同享富贵,但同难易,共富贵难,早晚得翻脸。扬州是根本地儿,您得攥手里。至于治所的事儿,就说要进京跟他好好商量。”刘裕听了,真进京辅政去了。
义熙年间,刘裕打卢循,刘穆之在帐里出主意、定事儿。刘毅嫉妒刘裕这么信刘穆之,就跟刘裕说刘穆之权力太大了,结果刘裕反而更信刘穆之了。刘穆之在外面听到啥事儿,不管大小,都跟刘裕说,连民间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不漏。刘裕就爱在众人面前说这些民间小事,显自己聪明。刘穆之喜欢结交客人,家里总有人来,他就安插亲信当眼线,谁要说他坏话,他立马知道。所有事儿他都跟刘裕报备,就算有人批评他也不瞒。有人问他为啥,他说:“刘公多聪明啊,啥事儿早晚都得知道。我受他这么大的恩,能骗他吗?”刘裕写字不好看,刘穆之说:“这虽是小事,但您的命令要传四方,您多注意点。”刘裕还是写得一般,刘穆之就说:“您就放开写,字大点,气势足,也好看。”刘裕听了,一张纸就写六七个字。
义熙八年(412年),刘裕西征刘毅,让诸葛长民守后方,派刘穆之帮他。诸葛长民平时干了不少坏事,怕刘裕秋后算账,想反,又拿不定主意。他问刘穆之:“好多人说刘公不信任我,真的吗?”刘穆之说:“刘裕打刘毅的时候,把老婆孩子都交给将军了,他要是不信将军,能这么干吗?”诸葛长民听了,心里踏实了。结果刘裕打完胜仗回来,立马杀了诸葛长民,升刘穆之做了前将军。
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西伐司马休之,让刘道怜守后方,但所有政事都归刘穆之定。后来刘穆之升了尚书右仆射。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后秦,让儿子刘义符守后方,封刘穆之做左仆射,监军、中军二府军司,辅佐刘义符。刘穆之在里头管着朝政,外头负责北伐大军的粮草,做事麻利,政务也稳。有人来汇报事儿,他眼睛看文件,耳朵听人说话,嘴里应着,手里写着,啥事儿都处理得妥妥的。
义熙十三年(417年),刘穆之病死了。刘裕听说这事儿,伤心坏了,觉得少了主心骨,立马停下北伐,让儿子刘义真守关中,自己急急忙忙赶回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