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这样的话-身为南宋子民-岳飞有没有可能说 (这样的话是什么)

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宋朝分两个阶段,北宋和南宋,而岳飞在南宋时可谓是中兴之臣,有意思的是,最近听到了一个笑话,说是某电视剧里的岳飞竟然公开说,我岳飞身为南宋子民,巴拉巴拉......,真的笑...

admin

稍微懂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分北宋南宋,岳飞那会儿可是南宋的中兴名将。最近刷到一个搞笑片段,某剧里的岳飞居然张口就是“我岳飞身为南宋子民”,笑得我差点把手机扔了!岳飞要真这么喊,不是穿越了就是想不开——南宋这称呼,当时压根儿没有!

北宋、南宋这俩名儿,跟汉朝的东汉、西汉一样,都是后人给分的。当时的人可不分什么北啊南的,就统称“宋”。史学家们为了把不同时期的宋朝搞清楚,才硬给分了前后。

这样的话-身为南宋子民-岳飞有没有可能说 (这样的话是什么)(图1)

翻中国历史会发现个好玩的事儿,朝代总爱成对出现:西周之后东周,西汉之后东汉,西晋之后东晋,到了宋朝就是北宋之后南宋。不过你发现没?早先都是“西”“东”,后来就变成“北”“南”了,比如唐朝之后有南唐,明朝之后有南明。

西汉、东汉是谁先叫起来的?当然不是当时的人。刘邦定都长安,那会儿就管自己的朝代叫“汉”;刘秀打的是“光复汉朝”的旗号,他建的朝代也是“汉”,怎么可能给自己加个“东”字?跟刘秀同时代的人,管他的朝代就叫“汉”。

官修的《汉书》《后汉书》里,压根儿没“西汉”“东汉”这俩词儿。《后汉书》只是按时间分了“前汉”“后汉”。后来的史学家琢磨,两汉不光时间不同,都城位置也不同——长安在洛阳西边,所以刘邦的汉朝叫“西汉”;洛阳在长安东边,刘秀的汉朝就叫“东汉”。南宋徐天麟编的《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就是这么来的。

周朝也是这么分的。周幽王被犬戎杀了,西周完蛋。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洛邑在旧都镐京东边,后人就叫“东周”,之前的自然成了“西周”。

晋朝有点特殊。本来都洛阳,五胡乱华后跑到建康(南京)。建康在洛阳南边,按说该叫“南晋”,但为啥叫“东晋”?因为当时有个地理概念叫“江东”——长江在安徽那块儿是斜着往东北流的,南京正好在江东,所以按“江东”分东西,叫“东晋”更清楚。

五代十国那会儿国家多如牛毛,重名的也不少,史学家们就发明了“后”字:后赵、后燕、后蜀……不然一说“燕国”,谁知道是战国的燕国还是五代那个燕国?前后相继的政权就叫“前”“后”,比如前蜀后蜀;还不行就加姓,赵宋刘宋、高齐萧齐;还不行就加地点,蜀汉。中国人多地大,历史能不复杂吗?

这样的话-身为南宋子民-岳飞有没有可能说 (这样的话是什么)(图1)

要是两个王朝没关系,除了“前”“后”,还有特殊情况——跟主要王朝重名时,主要王朝不改名。比如前唐后唐,李氏唐朝是“正宫”,所以还叫“唐”。要是多个没关系的,就前秦后秦,赢秦是“正宫”,不改名。曹魏、北魏、西魏、东魏,北西东魏是继承关系,用方位;曹魏是“正宫”,不改名。三国时期,蜀汉、东吴,因为魏是“老大”,所以一个用地名(蜀汉),一个用方位(东吴)。

这种“东西”“前后”的叫法,宋代是个分水岭——之前多用“东西”,之后就成了“南北”,比如北宋南宋。

宋太祖赵匡胤在汴梁建都,叫“北宋”;后来金兵打过来,徽钦二帝被抓,赵构跑到临安,就叫“南宋”。其实就是按都城位置分的——汴梁在淮河以北,临安在长江以南;北宋占北方大片地,南宋偏安江南一隅。

元朝让朱元璋灭了,残余势力在漠北建了个“北元”;明朝被李自成端了,南京又冒出个“南明”小朝廷。

为啥宋朝之后都是“南”,不“西”了?因为宋朝时中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差不多了,谁还往贫瘠的西部跑?所以不会有“东宋”“西宋”,最多“南”“北”。

从汉唐到宋元明,中国地盘越来越大,经济中心也从西部往东部挪,北部往南部挪。统治者为了控制地方,都城慢慢往东。北方游牧民族一强,就可能往南跑——这反映到朝代上,就是先“西汉”后“东汉”,先“北宋”后“南宋”。

这样的话-身为南宋子民-岳飞有没有可能说 (这样的话是什么)(图1)

得记住,这些“东西”“南北”都是后人叫的,当时的人压根儿不懂!史学家们研究历史,为了分清楚,才加这些前缀,慢慢成了习惯。官修的史书比如《晋书》《宋史》,里头可没“东西晋”“南北宋”这一说——历史当事人自己都不分,岳飞怎么可能说“我南宋子民”?那不纯纯瞎编嘛!


上一篇: 历史上最有名的五大父子兵-岳飞父子竟只排第四 (历史最有名的太监叫啥) 下一篇:臣不得不死-君让臣死-说出了让岳飞死心认罪的话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