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刘裕是如何建立南朝宋的-他如果多活几年也许能实现统一 (刘裕是如何建立刘宋的,它标志着什么?)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363年,东晋十六国时代中期,在今天的江苏省镇江...

admin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东晋到南北朝那会儿的人物,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这人出生的时候,东晋正乱着,十六国打得不可开交。

公元363年,镇江丹徒区一户穷人家,他落地了。这户人家祖上可不得了,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弟弟刘交,汉朝那会儿也是显赫家族。可惜后来天下乱了,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一轮一轮下来,家就彻底败了。西晋完蛋后,北地士族往南跑,他们家也跟着南迁,路上没带啥钱,到了南方就穷得叮当响。

更惨的是,他生下来没几天,妈因为家里太穷,生产环境差,病死了。他爹请不起奶娘,差点把他扔了,幸好邻居有个哺乳期的婶子,把他拉扯大,才活了下来。

家里穷,按当时习惯,爹给他起了个小名“寄奴”,后来大家更熟的是他本名刘裕。谁能想到,这苦孩子出生那天,居然是一个朝代的开始。

刘宋王朝的故事,就从他这儿开始了。

他出生那会儿,东晋早被世家大族架空了,司马家皇帝有名无实,大权臣桓温捏着朝政。北方呢,前秦、前燕、代、前凉各占一块,前秦的苻坚已经开始崛起。

刘裕长大的时候,苻统一了北方,二十岁那年,苻坚带兵南下,号称“投鞭断流”,想一举灭了东晋。结果呢,前秦大军被东晋以少胜多,打了个稀碎,这就是淝水之战。苻坚跑了,两年后被人杀了,前秦散架,北方又乱了。东晋这边,打赢了仗,皇帝司马曜刚想收权,结果酒后说错话,被宠妃用被子闷死,窝囊得不行。皇帝又成了摆设,世家大族继续自治。

以上这些,就是刘裕少年青年时期的历史。但说实话,在这大浪里,他连个配角都算不上,顶多是背景板。史学家开玩笑说,苻坚打淝水之战时,刘裕可能在家乡牌桌上赌钱呢。

出身底层的刘裕,早年真不是励志故事。家里穷,没读多少书,大了靠编草鞋过活,跟刘备似的,都是编草鞋起家的。但他多了个爱好——赌棋,有点像现在的飞行棋。赌起来没个节制,经常输得精光,还爱打架,成了家乡一霸。

不过,他后来还是娶了媳妇,这得归功他爹。他爹后来混成了东晋的郡功曹,同事把女儿臧爱亲嫁给了他,生了女儿刘兴弟。对刘裕来说,结婚是喜事,但谁也没想到,他生男生女,后来居然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后世史学家笑谈,他要当时生的是儿子,刘宋可能直接大一统了,没南北朝什么事。

荒废了二十多年,成家生子后,刘裕好像突然醒了,决定出去闯闯。他直接投了军,成了北府军里一个将军身边的司马。

进了军队,他好像突然开了窍,找到了自己的舞台。那时候东晋快完了,世家兼并土地,农民起义闹得凶,刘裕就带兵去镇压,每次都冲在最前面,杀得比谁都狠。三年时间,江南跑了个遍,农民军被他打得没路可逃,头目孙恩都跳海了。

因为平定农民军的功劳,他升得飞快,成了东晋实权将领。这时候,东晋为了镇压农民军,损失惨重,地方世家看到了机会。军阀桓玄带兵进京,控制了朝政,后来逼司马家禅位,自己当了皇帝,这就是桓玄之乱。

桓玄掌权后,刘裕见势大,暂时顺从了他。但农民起义没彻底平定,桓玄派刘裕再去镇压。刘裕趁机联络老战友,准备起兵反桓。公元404年2月,桓玄称帝才两个多月,刘裕在京口起兵。没想到,他一动手,四方响应,老战友、世家大族都跟着他干。

为啥?南方世家更希望司马家在位,这样他们能自治。桓玄当皇帝,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帮刘裕。结果刘裕在大家帮助下,打回建康,灭了桓玄,迎回了被废的晋安帝,成了东晋最大的权臣。

刚掌权时,刘裕可能还想当个贤臣,辅佐东晋。他镇压农民起义,压地方世家,清桓玄余部,四年工夫,把东晋肃清了,世家自治的局面终于被压住。

接着,他开始北伐。东晋从开国到灭亡,北伐次数不少,祖逖、庾亮、桓温都试过,但都被世家掣肘失败了。刘裕不一样,他之前压过世家,出身底层没拖累,掣肘小。

八年时间,他灭南燕,占江淮;平农民军余部,取岭南;灭刘毅,控荆州;打巴蜀,亡谯蜀,整个南方统一了。东晋历史上,快灭亡时地盘最大,这事挺讽刺的。

统一南方后,他又打关中,灭后秦。公元417年,他占了关中大部分地区,拿下潼关和洛阳。这时候东晋离统一中原很近了,只要再给几年时间,趁北方割据政权内乱,统一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打仗时,刘裕发现,真正挡路的不是北方政权,是东晋世家。他们不想他北伐成功,那样他权力太大,他们没好处。司马家也扶不上墙,这些事慢慢改变了刘裕。当年起兵时,他还有报国热血想当纯臣,这时候已经想篡位了。他知道,东晋和世家在,他就没法让国家强大,权力欲望也让他对皇位眼馋。

他本来计划先北伐统一中原再篡位,但刘穆之的打断了他的计划。刘穆之是他的左膀右臂,北伐时帮他坐镇京城,盯着世家,防他们使绊子。刘穆之死后,没人能替他盯着后方了。

有人问,不让儿子坐镇吗?他儿子太小了。原配臧爱亲只生了女儿,他第一个儿子刘义符,是取岭南时生的。刘穆之死时,刘义符才13岁,根本镇不住中枢。刘裕撤兵时,留下二儿子刘义真守长安,刘义真才12岁,一个12岁的孩子,留再多猛将也守不住长安。刘裕一撤,长安官员内讧,赫连勃勃南下,长安得而复失,关中丢了。

这对刘裕北伐是毁灭性打击,后来刘宋再想打关中就难了。

回到南方,刘裕抓紧篡位。这时候他基本控制了东晋,世家也拦不住他。公元418年,他当相国,加九锡,废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晋恭帝。第二年,逼司马德文禅位,自己登基,刘宋开国。

说实话,刘裕建刘宋时,没想开启南北朝,是真想统一中原。以当时刘宋的实力,完全有能力统一天下。

但他篡位后两年多就病重了。这两年多,他拼命做事:怕世家给司马家复国,下令把司马家斩尽杀绝;限制世家豢养私军,军权收中央;裁撤荆州官员,强化集权;整顿户籍,严禁世家藏匿人口,从经济上打击他们;降低税赋,让经济恢复。

做完这些,他对南方的控制更稳了,不怕世家造反。公元422年,他计划再次北伐打北魏,可惜没出发就病重了。

他赶紧安排后事,让老大刘义符继位,但刘义符小,没受过帝王培训,就让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四人辅政。布置完,公元422年五月,刘裕病逝,结束了一生。

这就是刘裕的故事。


上一篇: 卢循十几万人打不过刘裕-都有什么原因存在 (卢循十几万人打不过刘裕) 下一篇:刘裕是怎么轻而易举就占领的-古代关中地区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刘裕是怎么轻功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