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为何要杀他-司马楚之是什么人 (刘裕为何要杀项羽)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西晋司马政权被推翻后,一众皇室随后也就遭到了毁灭性的屠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后,对司马氏一族进行了大肆杀戮,作为...
西晋那会儿,司马家的政权被推翻后,一众皇室几乎被杀了个干净。要说这司马楚之,也是司马家的后代,被刘裕追杀得没办法,只能投靠北魏的拓跋嗣,被封了个征南将军兼荆州刺史,继续跟刘裕对着干。
(刘裕)
当时的北魏,差不多把北方都拿下了,能威胁它的,除了南边的刘宋,就剩北边的柔然了。公元443年,北魏皇帝拓跋焘亲自带兵打柔然,结果被柔然人从后面偷袭,粮草全烧了,拓跋焘只能灰溜溜撤兵,连镇北将军封沓都临阵跑了,投降了柔然。
第二年,北魏又去打柔然,这次拓跋焘学聪明了,让司马楚之当督粮官,管着全军粮草。为啥派他?因为上回粮草被烧,拓跋焘记在心里,觉得司马楚之靠谱,能护好粮草。
有天早上,司马楚之的部下发现个怪事儿:有头拉粮草的驴子,少了一只耳朵。军官们查了一圈,没人认账,都觉得奇怪,但也没当回事儿。有个多嘴的军官在汇报军情时,顺嘴把这事儿提了一嘴,想看看司马楚之咋说。
司马楚之一听,立马警觉起来,二话不说让士兵砍柳树,然后浇水。那时候正冷得要命,水一浇在柳条上,北风一吹,立马冻得结结实实,一座亮晶晶的冰城就立起来了。接着他又让人把粮草堆在冰城中间,士兵们按平时演练的样子,分散在周围守着。
(拓拔焘)
刚布置好,柔然人就杀到了。可看着那座滑溜溜的冰城墙,根本爬不上去,只能干瞪眼,悻悻走了。拓跋焘听说后,乐坏了,直夸司马楚之:“这小子行啊,从小细节里看出大问题,退敌有招!”
心细的司马楚之不但保住了粮草,还被升了官,成了北魏有名的边关大将。可问题来了,就凭驴子少只耳朵,他咋就能猜到柔然人要来?
司马楚之是司马懿的八世孙,从小就是个厉害角色,打仗、谋略样样在行。别人觉得驴子耳朵是小事,他却觉得肯定是柔然探子混进来干的,割耳朵回去当凭证。而且柔然能找到粮草,肯定是叛将封沓泄的密,所以他断定柔然肯定要来偷袭,才急中生智造了冰城。
其实司马楚之不光有脑子,还特别会做人。当初他反抗刘裕时,好多有本事的人都来投奔他,因为他从不摆王爷架子,对谁都客客气气。没多久就招了一万多人,天天想着给司马家报仇。
这么一来,在刘裕眼里,司马楚之就成了心腹大患,琢磨着得除掉他。最后他找了个叫沐谦的壮士,给钱让他去刺杀。
(司马楚之)
这沐谦可不是一般人,武功好,胆子大,以前帮刘裕干过几次刺杀,都挺利索。他混进司马楚之的军里,却发现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司马楚之身边天天人来人往,投靠的人络绎不绝,他只能揣着匕首天天在附近转悠,每次都空手而归。
后来沐谦想了个招:装病。他觉得司马楚之这人爱才,肯定来看他,到时候就能动手了。果然,司马楚之听说他病了,急匆匆跑过来,还亲手端了刚熬好的汤药。沐谦把匕首藏在被窝里,手都攥紧了,就等司马楚之靠近。
可司马楚之端药过来时,他突然看见对方手上有几个大水泡,随口问了句:“主公手上的泡咋弄的?”司马楚之淡淡地说:“刚才给你盛药不小心烫的。”
就这么一句话,沐谦攥匕首的手一下子松了,从床上跳下来,扑通就跪下了,把刺杀的事儿全说了。司马楚之没怪他,反而让他留下来当侍卫。
就这样,历史上一场最失败的刺杀行动诞生了,刺客居然成了刺杀对象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