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怎样的经历-北魏到东魏时期大臣-高慎 (他有着怎样的品质)
高慎,字仲密,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魏到东魏时期大臣,司空高乾弟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颇涉文史,志尚远大,随兄投靠高欢,参加信都起兵,中兴初年,拜沧州刺史,太昌初...
高慎,字仲密,渤海蓚县人,就是现在河北景县那块儿。北魏到东魏时候的大臣,他哥是司空高乾。下面随便聊聊他的事儿。
读了不少书,文史方面都懂,志向也挺大,跟着他哥投奔了高欢,一块儿干了信都起兵那事儿。北魏中兴初年,当了沧州刺史;太昌初年,升了骠骑大将军,又去光州当刺史。他哥出事后,他跑去了晋阳,被任命为大行台尚书,还平定了安州的叛乱。天平末年,升了侍中,加了开府仪同三司。元象初年,外放兖州刺史,后来又调回京城当御史中尉,结果他老婆李昌仪被尚书令高澄调戏了。武定元年,被外放到北豫州当刺史,占了虎牢关,后来投降了西魏,西魏封他侍中、司徒。邙山之战后,升了太尉,死在关中了。
生平大概是这样
高慎书读得多,文史都懂,志向跟兄弟们不太一样,他爸高翼还挺喜欢他。北魏中兴初年,被任命为沧州刺史,还兼着东南道行台尚书。太昌初年,改任光州刺史,加了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那时候天下刚安定,让他带着几千个家乡的部下一起去上任。他当官挺严酷,还不管手下,底下老百姓和官吏都挺苦的。他哥高乾死后,他偷偷想放弃州郡去投奔高欢,结果北魏孝武帝元修让青州刺史把他的路给断了,只能绕小路跑到晋阳。高欢让他当了行台左丞,后来又转成尚书。他当官啥都不避讳,当时人都挺怕他的。高欢后来起兵了,安州那边的老百姓觉得朝廷管不着,不服管,就让高慎带着人去平了安州叛乱。
天平末年,升了侍中,还加了开府。元象初年,被外放到兖州当刺史。没多久又调回京城当御史中尉。选御史的时候,老是用自己亲戚老乡,大家都不服气,高澄(高欢儿子)就上奏让他重新选。他前妻是吏部郎中崔暹的妹妹,被他甩了;崔暹挺受高澄信任,高慎就觉得是崔暹在背后使坏挑拨陷害他。这人性格又偏又急,心里憋了一肚子怨气,就更不管御史该管的事了,反而对那些违纪的人睁只眼闭只眼。高欢知道后挺嫌弃他,还骂了他几句,他心里更慌了。后来被外放到北豫州当刺史,干脆就占了武牢关,投降了西魏。他先进了关,西魏丞相宇文泰带着大军东出,高欢在邙山打了胜仗。高慎的老婆孩子正准备往西走,路上全被抓住了。高欢看在都是老功臣家族的份上,只判了高慎一门抄家发配,没要他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