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邈与曹操的关系那么好-为何最后会背叛他 (张邈与曹操的故事)
汉末三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曹操为中心人物而展开,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董卓入京后,袁绍、曹操等人纷纷逃离洛阳,公元189年,曹操在陈留己吾,散家财,合...
汉末三国的历史,说到底绕不开曹操。董卓入京后,袁绍、曹操这些人全跑了。公元189年,曹操在陈留己吾“散家财,合义兵”,第一个站出来号召大家一起讨伐董卓。问题来了,曹操是沛国谯郡人,为啥不回老家招兵,偏跑陈留起兵?因为陈留太守张邈,那是他铁哥们!
可谁能想到呢,后来曹操去打陶谦的时候,张邈居然反水了,最后全家被曹操杀光,张邈自己也被手下干掉了。曹操和张邈本来好得穿一条裤子,咋就闹到反目成仇的地步?说法挺多,但我觉得吧,无非就是利益和人心作祟。
【亲密无间,举家相拖】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年轻时就因为讲义气出名,帮穷人、助朋友,家里钱都花光了,还是有不少壮士跟着他,人称“八厨”之一,曹操、袁绍都跟他处得不错。后来朝廷招他当官,考得好,先做了骑都尉,没多久又成了陈留太守。张邈是当时的大名士,“八厨”之一,资历比曹操老,手里还有陈留这块地盘。
曹操在己吾起兵的时候,有个叫卫兹的,是陈留的孝廉,当地的大族,散尽家财帮曹操招了5000兵。其实卫兹是跟着张邈的,后来联军虽然凑齐了,但谁都不敢打董卓。就曹操和鲍信主张上,张邈派卫兹帮曹操,结果卫兹战死了,曹操也让徐荣揍得够呛。这么说吧,曹操能起兵,全靠张邈在背后撑着。
讨董联军起来后,大家推袁绍当盟主,袁绍当了盟主就飘了,整天傲慢得不行,张邈好几次直接骂他。袁绍还让曹操去杀张邈,曹操不干,还怼袁绍说:“孟卓是我好朋友,无论如何都得容他。现在天下这么乱,咱不能自己人杀自己人啊!”张邈知道后,对曹操更佩服了。
后来兖州刺史刘岱跟黄巾军打仗死了,陈宫出主意,鲍信他们就把曹操请来兖州当老大。张邈的陈留郡正好在兖州地盘上,所以曹操就成了张邈的上级,估计张邈心里也默认了。初平四年,曹操打陶谦前跟家人说:“我要是回不来,你们就去找孟卓。”结果曹操打赢了回来,见到张邈,俩人一看对方,眼泪都快下来了,关系好到这种地步。
【利益冲突,背后一刀】
可再铁的情谊,在利益面前,在人心一乱,啥都不是。公元192年曹操到了兖州,当时有个叫高柔的人,跟城里人说:“陈留是四战之地,曹操又想四处扩张,不会安分守着兖州,张邈是陈留太守,肯定也不会老实,迟早要出事。”让大家赶紧走,躲开即将来的战乱。可当时都觉得张邈和曹操关系好,高柔又年轻,谁都没当回事。
到了194年,曹操又去打陶谦。张邈的弟弟张超,加上曹操的部将陈宫,他们几个合计着反了曹操。陈宫劝张邈:“现在英雄辈出,天下乱糟糟的,您地盘大、兵多,却四面受敌,算个人物吧,结果还受制于人,不丢人吗?现在兖州兵都去东边打陶谦了,城里空,吕布那小子打仗厉害,要是把他请来,一起占兖州,看看形势,说不定能干一番大事!”张邈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张邈背叛曹操,表面看是陈宫劝的,但细想陈宫的话,句句挠到张邈痒痒肉。袁绍、曹操、张仨当初一起讨董,关系好得很,张邈看袁绍当了盟主就飘,忍不住骂他,一方面是不服袁绍,另一方面也说明张邈自己心里有想法,不甘心只当个小角色。
曹操起兵全靠张邈帮,讨董后,袁绍保举他当了东郡太守,总算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张邈平起平坐了。可没过多久,曹操又成了兖州牧,成了张邈的上级。张邈心里能舒服吗?想当年,袁绍占了冀州,曹操有了兖州,自己起得最早,结果还在原地打转,换谁都得憋屈。
陈宫看透了张邈这点心思,加上曹操杀了边让这些兖州名士,陈宫铁了心要反。他对张邈说“把吕布请来……看看形势,干一番大事!”这话简直说到张邈心坎里了,再加上之前袁绍让曹操杀张邈那档子事,张邈就答应了叛曹迎吕布的计划。张邈一反,兖州几乎全丢了,就鄄城、东阿、范县三座城没反。
估计曹操听说张邈反了,内心肯定崩溃了,最信的兄弟在背后捅了最狠一刀。曹操赶紧回来,跟吕布苦战一场,把吕布打跑了,吕布投了刘备。张邈跟着吕布一起跑,留下弟弟张超守雍丘,带着家属。曹操围了雍丘好几个月,攻破后屠了城,把张超和全家都杀了。张邈跑去袁术那里求救,还没见到袁术,就被自己手下杀了。
“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估计曹老板听到这句歌词,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说到底,还是利益和人心作祟。曹操对张邈家人那么狠,全家杀光,能看出他多失望多恨。后来吕布死了,陈宫被抓,曹操不但劝降他,还对他家人很好。这么看,曹操心里明白,反叛这事,主要就是张邈在后面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