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为什么颍川郡名人辈出 (汉末三国时期地图)
颍川郡是秦始皇定鼎天下之后的36郡之一,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颍川自设立以后长期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因此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
颍川郡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的36郡之一,名字来自颍水,治所在阳翟。自打设立起,颍川长期都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地方,所以成了好多姓氏的老家。接下来咱们聊聊这地儿在东汉和三国的事儿。
东汉那会儿,颍川郡归豫州刺史部管,豫州治所在安徽亳州,颍川自己治所在阳翟,也就是今天的禹州市。
当时颍川郡底下有17座城,具体有:阳翟、襄、襄城、昆阳、定陵、舞阳、郾、临颍、颍阳、颍阴、许、新汲、鄢陵、长社、阳城、父城、轮氏。治所在阳禹州市),后来三国时,曹操把治所搬到了许昌。
三国时期的颍川,那真是名士扎堆,比如司马徽、荀彧、荀攸、郭嘉、钟繇、钟会、徐庶、陈泰、陈群、韩馥、辛毗、淳于琼等等。这些颍川籍的名士,基本上都投奔了曹操,给曹操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啥三国时期颍川人才这么多呢?
首先,颍川郡这地方,位置特殊,文化底子也厚。因为地理环境特殊,老早就成了汉朝都城之外人口最多、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尤其是东汉定都洛阳后,颍川的位置更重要了。当时汝南、颍川、南阳成了东汉的政治、经济中心,自然人才扎堆,经济也发达。

这儿还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好多世家大族都在这儿繁衍生息,后来又迁到全国各地。有名的比如陈氏、陆氏、钟氏、韩氏、方氏、郭氏、荀氏、赖氏、庾氏、康氏这些大姓,郡望都发源于这儿。而且这些世家大族经常联姻,抱团取暖,互相帮衬。
其次,党锢之祸和私学盛行。东汉那会儿,颍川私学特别流行,不少有名气的人都跑这儿来讲学、传道。东汉末年,汉桓帝、汉灵帝时闹党锢之祸,很多文臣官宦在和宦官的斗争中输了,他们就跑到颍川,开学授课,传播自己的政治思想,教了不少本地的子弟。
这么一来,其实无意中给颍川培养人才帮了大忙。这些官员后来有不少又回了朝廷,他们教的学生,就成了他们的后援团。到了三国时期,这些人的本事就派上用场了,在诸侯混战里独当一面。
再者,曹操选许昌当政治中心,也有他的算盘。这地方平原多,人口、粮食都不缺,能当兵源和粮仓,用本地人也容易稳住局势,而且这些人的本事确实给曹操帮了大忙。
而且曹操自己就是豫州人,颍川郡的人都是他的老乡,根基都在这儿,老乡一起打天下,这组合简直太完美了。
三国那会儿,颍川文化底子厚、人才多,这跟曹操能起来,关系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