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他为何要答应出任袁绍军师-卢植是文武全才的将领 (他为何要答应我的爱)

袁绍麾下谋臣中名气最大的有沮授、田丰、许攸、审配、逢纪和郭图六大谋士,六人之中以沮授和田丰才能最为突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袁绍最初的首席幕僚不是沮授也不是田丰而是另有其人,此人名气很大,袁绍、曹操、...

admin

袁绍麾下谋臣里,名气最大的得数沮授、田丰、许攸、审配、逢纪和郭图这六位,其中又以沮授和田丰本事最突出。但很少有人知道,袁绍最初的首席幕僚其实不是他俩,另有其人。这人名气可太大了,袁绍、曹操、刘备、公孙瓒这些后来的大佬,要么是他的晚辈,要么曾经是他的属下,有的还是他的学生——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卢植。他要是没死,曹操可能真得靠边站,不过也有可能,他会变成另一个荀彧。

他为何要答应出任袁绍军师-卢植是文武全才的将领 (他为何要答应我的爱)(图1)

卢植这人,文武双全。他是东汉大儒马融的学生,那会儿汉灵帝时期,能算得上大儒的可不多,他和郑玄、管宁、华歆这些人都是师兄弟。后来刘备出去游学,就跟公孙瓒一起拜在卢植门下,成了他的入室弟子——刘备这身份,沾了卢植不少光,后来确实没少吃香。

汉灵帝那会儿,卢植先是在九江、庐江当太守,把蛮族的叛乱给平了。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184年黄巾起义。卢植当时带着北军五校去冀州平叛,一路打胜仗,把张角围在广宗县。结果关键时刻,宦官左丰来要钱,卢植没给,这人就反咬一口诬告他。卢植被撤了职,好在后来另一位汉末名将皇甫嵩救了他,才官复原职。

董卓后来进京掌了权,卢植这人骨头硬,好几次反对董卓,结果被免职,干脆隐居到幽州上谷郡。到了191年,袁绍从韩馥手里抢过冀州,立马就把卢植请出来,拜为军师——《后汉书》里都写了,“冀州牧袁绍请为军师”。

卢植为啥愿意跟着袁绍干?估计有两点。首先,董卓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袁绍不光有名声,手里还有兵马,没多久又当了讨董联盟的盟主,卢植觉得这家伙是块料,能跟董卓对着干。其次呢,卢植和汝南袁氏那帮四世三公的关系一直不错,也算是一层人情。

袁绍请卢植当军师,这招确实挺聪明的。可惜啊,192年卢植就走了。要是他没死,情况可能大不一样。你想啊,卢植在朝野那么大的名声,跟着他投奔袁绍的人肯定越来越多,曹操他们这些诸侯的日子就难过了,生存空间肯定被压缩。

再说了,卢植心里一直想着匡扶汉室。195年汉献帝东归到河东的时候,沮授他们劝袁绍把天子接到邺城,袁绍当时其实有点动心,结果被淳于琼他们一劝,又放弃了。要是有卢植在,他肯定得使劲劝,加上沮授、田丰他们帮腔,袁绍说不定真就干了。结果呢?被曹操抢先一步,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步慢步步慢,最后反倒被曹操打败。

为啥说卢植不死曹操可能靠边站?就是上面这两点。有卢植在,袁绍实力肯定涨得更快;要是天子真在袁绍手里,邺城就成了天下中心,曹操周围全是强敌,想有大作为太难了,靠边站是早晚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袁绍请卢植,主要还是看中他的名声。要是卢植真没死,他和袁绍的关系,可能就跟荀彧跟曹操似的。毕竟袁绍这人,在汉献帝迁都长安后,就想另立刘虞当皇帝,野心不小。等他实力再强点,不臣之心可能比曹操还早。卢植这人性格刚直,品德也好,跟荀彧一样心系汉室,那他和袁绍的矛盾,估计也是没法调和的,搞不好最后下场就跟荀彧差不多。


上一篇: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对卢植的评价那么高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下一篇:历史上卢植是什么人-他门下出了两位高徒分别是谁 (卢植是谁)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