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的曹魏将军!曹仁的军事能力如何-三国演义-被 (黑的曹魏将军叫什么)
被,三国演义,黑的曹魏将军,曹仁的军事能力如何?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的很多人物、事件虽然在历史上都存在,但罗贯中都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已经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了...
《三国演义》里的曹仁,好像总在输,徐庶破他的八门金锁阵,诸葛亮水淹他,周瑜夺荆州,关羽围襄樊,搞得他像个“背景板”。但历史上的曹仁,真这么窝囊吗?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为了剧情需要,不少人物都被改得面目全非。刘备被写成靠人心赢天下,军事水平硬降;周瑜成了气量狭小的“小肚鸡肠”,被诸葛亮气死——都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算”。

演义里还有不少人,因为“艺术需要”被抬或被踩,早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人了。今天就来聊聊曹魏阵营里被黑的曹仁。
曹仁在历史上,多数时候打得不算多惊艳,但对整个战场的作用,真不能小看。他在曹魏的地位,仅次于夏侯惇。夏侯惇地位高,是因为资历老,但军事能力嘛…大家懂的。曹仁不一样,他最厉害的是防守,当然也不是不会打,曹魏的骑兵可是他的兵种,他早期还常当前锋攻坚呢。
曹操打徐州陶谦时,自己主攻彭城,曹仁就负责清剿彭城周围的陶谦势力。要是侧翼被偷袭,彭城的曹操夹在中间就麻烦了。曹仁把其他县城打下来,和曹操会师彭城,这才让曹操能安心攻城,《三国志》里也写了“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
打仗打的就是配合,不是光靠正面硬刚。曹操围徐州,曹仁清剿其他地方,既能防止他们干扰主力,又能消灭陶谦的有生力量,一举两得。
后来和吕布打兖州,曹操主力对吕布,曹仁又去打句阳县的刘何。有曹仁守着侧翼,曹操才能放心和吕布耗,不怕背后被人捅刀子。

赤壁之战后曹操撤军,留曹仁守江陵。曹操当时大概想:你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撤,我顾不上了。曹仁临时招了点兵(具体多少不好说,但肯定少),周瑜带着周瑜、吕蒙、甘宁、凌统,还有刘备(估计张飞赵云也在),全明星阵容来打。结果曹仁愣是守了一年,周瑜还在这仗里受伤,回去没多久就死了——周瑜的死,曹仁也算“贡献”了一部分。
曹仁虽然没守住江陵,但那是曹操主动放弃的。曹操没水军了,江陵的位置尴尬,不如守襄阳(襄樊)。后来曹魏防守重点一直是东线淮南、西线关中,中线襄阳本来就不太看重,曹丕时期甚至想过放弃襄阳。
曹仁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和关羽对襄樊了。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杀,“威震华夏”,曹操急得全国调兵救他。关羽要是打下襄阳,就能直奔中原,曹操说不定得迁都。但曹仁死守,粮食快没了,城里断粮,救兵没到,他还是“激厉将士,示以必死”,硬撑到徐晃来救。这种时候,将军能不能稳住军心,才是真本事。
我觉得评价一个将军,不能光看他顺境时多猛,得看他困境里能不能撑住。全军断粮、外援不到,还能让将士们跟着他死守,这才是“硬功夫”。
曹仁的仗,看着是有点窝囊,被周瑜打,被关羽围。但周瑜、关羽的能力大家都认。曹仁在江陵和周瑜打了一年,襄樊被关羽围还能撑到援兵来,这就够说明问题了。

这两仗,曹仁都处于劣势,但影响巨大。尤其是襄樊之战,他拖住了关羽,给了曹操调兵的时间,也给了东吴偷袭关羽后路的机会。要是关羽打进中原,孙权估计就会打淮南,而不是抄他后路了——对东吴来说,淮南可比荆州重要多了。
周瑜、关羽这两位的死,都跟曹仁拖住他们有关。张辽是曹魏唯一进武庙的,但我觉得曹仁能力不比他差,可能就是战绩不够亮眼,或者…他姓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