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只有蜀汉没有人和刘禅夺嫡吗-魏蜀吴三国里 (蜀汉为什么没有人才可以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夺嫡之争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比如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就被后人津津乐道,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

admin

夺嫡这事儿,在古代挺常见的。比如清朝那场九子夺嫡,后人聊起来都津津乐道。九子夺嫡,就是康熙的儿子们抢皇位,当时康熙有24个儿子,9个掺和进来了,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赢了,当了雍正帝。感兴趣的读者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

而要说三国时期,曹魏和东吴,也都闹过夺嫡。曹魏那边,曹丕和曹植为了太子之位,斗得那叫一个激烈,最后曹丕赢了。东吴呢,也有“二宫之争”,就是太子孙权和鲁王孙霸抢储君位置。那问题来了,曹魏、东吴都有“夺嫡之争”,为啥蜀汉没人跟刘禅抢呢?

只有蜀汉没有人和刘禅夺嫡吗-魏蜀吴三国里 (蜀汉为什么没有人才可以用)(图1)

首先啊,刘备的儿子是真不多。曹老板曹操有25个儿子,孙权那边也有7个,刘备呢?亲生的就刘禅、刘永、刘理仨,加上养子刘封,才4个。你想啊,儿子多了才容易抢,像康熙老儿儿子一箩筐,九个儿子掺和夺嫡。要是曹操孙权也只有一个儿子,立嗣之争压根儿就不存在。刘备这儿子数量,蜀汉想闹夺嫡,概率都低。

再说了,刘备这人对刘禅的继承人地位,早就定死了。219年刘备当汉中王,立马封刘禅为太子;221年称帝,又进为皇太子;223年刘备去世,五月刘禅就继位了,17岁。其实啊,从刘禅出生开始,就被当继承人培养。刘禅207年出生,是甘夫人所生,甘夫人虽不是正室,但刘备早年正室空缺,她主持家务,相当于“准皇后”。208年长坂坡,曹操追得刘备狼狈不堪,自己跑了,就带着张飞赵云几十个亲兵,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结果赵云抱着襁褓里的刘禅,硬是从乱军里杀出来,这要是普通孩子,估计早没了。后来212年,孙夫人(就是孙权的妹妹)带着刘禅回东吴,半路上又被张飞、赵云截下来——这俩人这么上心,不就说明刘禅在刘备心里分量多重嘛。

还有个关键事儿,养子刘封的死,直接断了蜀汉夺嫡的可能。220年,刘封被孟达、徐晃打败,跑回成都。刘备骂他不救关羽,还欺负孟达。诸葛亮呢,觉得刘封这人太刚猛,刘备死后怕制不住他,就劝刘备趁机除掉。刘备听了,赐刘封自尽。刘封临死前还后悔没听孟达的话。刘备虽然哭了,但该做的还是做了。为啥?刘封比刘禅大,又是个能打的武将,真要留在刘禅身边,谁说得准会不会出幺蛾子。反观曹魏和东吴,就没这么果断处理潜在对手。

只有蜀汉没有人和刘禅夺嫡吗-魏蜀吴三国里 (蜀汉为什么没有人才可以用)(图1)

最后啊,刘备在立嗣这事儿上,比曹操、孙权果断多了。曹操这边,曹昂、曹冲死了之后,在曹丕和曹植之间一直磨叽,结果俩人各自拉帮结派,拥护曹丕的有贾诩、司马懿,拥护曹植的有杨修、丁仪,闹得不可开交。孙权那边更绝,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一开始一样受宠,住一块儿,没分个高低,孙霸直接起了夺嫡的心思,两边斗了十几年。刘备呢?从刘禅出生就开始培养,该立太子时立太子,该除隐患时除隐患,一点不拖泥带水。蜀汉本来就三国里最弱小,要真闹一场夺嫡,估计早亡国了。这么一想,还真挺庆幸的。你们说是不是?

彼时,刘备的另外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理都比较年幼,基本上不会和刘禅争。但刘封不一样,年龄比刘禅大,又勇猛,诸葛亮劝刘备杀他,就是怕以后刘禅镇不住。曹魏那边呢,曹昂、曹冲一死,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犹豫,才闹出这么大风波。东吴也是,孙权一开始没把太子和鲁王分清楚,才让孙霸有机可乘。要是刘备也这样,蜀汉指不定早就凉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上一篇: 三国正史上的马超-一个不折不扣的逆子恶人 (三国正史上的十一位名将排行榜) 下一篇:在汉末三国崛起的士族门阀最后又是怎么衰落的 (在汉末三国崛起的小说)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