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国历史所遗忘的大将-牛金知名度为何不高 (被三国历史所灭的国家)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群雄逐鹿中原,无疑为武将的登场提供了一个大舞台,提到当时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江表之虎臣等,不过,在这些家喻户晓的名将之外,还有一些名将也立下...
汉末三国那会儿,群雄打架简直给武将们搭了个大戏台。一说名将,大家立马想到蜀汉五虎、曹魏五子、江表虎臣这些顶流。可除了这些明星,还有不少将领真刀真枪拼过,就因为史书没写几笔,慢慢被人忘了。今天说的牛金,就是这么个被埋没的好手。
牛金这哥们儿,籍贯、字儿啥的,史书里压根儿没提,事迹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人可能觉得这无名小卒有啥可说的?但你要真翻史料,会发现牛金真配得上“名将”俩字。
一
牛金生年不详,哪儿的人更没人知道。他最早露面,是给曹仁当部将,南郡之战里正式登场。按理说,赤壁之战前他应该也跟着曹操混过,但官职太小,没人记得这号人。公元208年,周瑜打南郡,孙权、刘备、曹操三家抢这块地儿。第二年,周瑜带几万人杀到,前锋几千人已经摸到城下。曹仁在城头一看,立马招了三百人,让牛金带出去挑衅。

可牛金就几百人,对面几千吴军,这不是送死嘛!转眼就被围了。旁边的人都吓傻了,就曹仁一脸怒气,喊着左右备马。陈矫他们赶紧拉住曹仁:“对方太多了,打不过啊!为了这几百个人,您何必亲自冒险!”曹仁压根儿不听,带着几十个骑兵就冲出城了。离吴军还有一百多步,曹仁过护城沟,直接冲进包围圈,把牛金给捞出来了。不过后来南郡还是没守住,曹仁和牛金撤了,周瑜拿下了这块要地。
二
南郡之后,牛金还是跟着曹仁混。到了公元219年,关羽打襄樊,水淹七军,于禁投降,樊城被围,曹操都想着迁都躲关羽的锋芒。牛金这时候在曹仁手下守城,可惜官职太低,一直没机会露真本事。不过有些人就是大器晚成,诸葛亮北伐那会儿,被司马懿看上的牛金,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公元223年,曹仁死了,牛金归了司马懿。后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救场。司马懿让牛金带轻骑兵去诱敌,刚一接仗,诸葛亮就撤了,牛金追到祁山。这说明啥?说明牛金这时候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没辜负司马懿的信任。
三
《晋书》里记着呢:“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
不过诸葛亮撤得有条不紊,蜀军没啥损失。后来因为李严运粮不继,蜀军粮草不够,只能退兵。曹魏五子良将里的张郃追击,追到木门,反被蜀军一箭射死,白忙活一场。到了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出五丈原,牛金还是跟着司马懿顶着。同年秋天,诸葛亮病逝,蜀军退回汉中,北伐就算彻底黄了。

四
最后,《晋书》还记了一笔:“蜀将马岱入寇,帝(司马懿)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诸葛亮死后,蜀汉杨仪和魏延内讧,马岱砍了魏延,从此在蜀汉有了话语权。公元235年,马岱带人北伐,司马懿没亲自去,派牛金去对付。牛金又立了一功,不仅打跑马岱,还斩杀一千多蜀军。跟着司马懿这几年,牛金两次击退蜀汉进攻,战绩杠杠的。
公元238年,辽东公孙渊造反,司马懿带着牛金、胡遵他们四万兵从洛阳出发,平定了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根据《魏将相大臣年表》,牛金因为战功升了后将军。后将军在三国里算挺高的官职了,黄忠、姜维、曹洪这些人当过就知道了。至于牛金最后咋样了,史书没说清楚。不过这哥们儿吧,早年间跟着曹仁混,后来被司马懿看重,算是个大器晚成的名将,就是名气太小了,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