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司马懿与诸葛亮 (以前名声很坏怎么办)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司马懿与诸葛亮无疑是两位最具代表性的战略家与政治家,然而,尽管两人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但早年司马懿的名声却远不如诸葛亮响亮,这其中的...

admin

三国那会儿,英雄真是一抓一把,但要说最出名的两位战略家,肯定得提诸葛亮和司马懿。不过有意思的是,早些年司马懿的名气,可比诸葛亮差远了,这到底是为啥呢?

先说说他俩的出身和刚入仕那会儿的事儿。

诸葛亮呢,字孔明,号卧龙,山东那边人。早年跟着叔父跑到荆州,后来在南阳种地,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把他请出来,成了蜀汉的丞相,这人吧,脑子好使,人品还特好。

司马懿就不一样了,字仲达,河南人,家里是老牌世家大族,据说祖上在秦朝就当大官,背景硬得很。可就算他年少成名,刚出来混的时候也不顺。曹操想请他当官,他居然直接拒绝了,直到208年才被曹操硬拉去做文学掾,这起步,比诸葛亮可曲折多了。

再看看他俩的本事和成就。

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司马懿与诸葛亮 (以前名声很坏怎么办)(图1)

诸葛亮真是文武双全。给刘备出的《隆中对》,直接帮着三分天下;后来五次北伐,虽然没成功,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精神,到现在还让人佩服。他写的《出师表》《诫子书》,都是千古名篇,还整出木牛流马、孔明灯这些玩意儿,简直是个全能型人才。

司马懿也不差,跟着曹魏三代君主,把曹魏政权稳得死死的。军事上更是一把好手,抓孟达、挡诸葛亮北伐、平定辽东,哪件都不是省油的灯。不过吧,他后来搞了高平陵之变,直接夺了曹家大权,这事儿一出来,名声就有点悬了。

性格和形象上,两人更是差远了。

诸葛亮这人吧,做事特别认真,大小事都要亲自过问,赏罚分明,跟东吴处得好,对西南少数民族也客气,还搞屯田备战,简直就是“忠臣”的代名词,谁见了都竖大拇指。

司马懿就完全不一样了,属于那种能忍的主,平时装病避祸,关键时刻一出手就夺权。他这权谋是厉害,但总让人觉得不够厚道,尤其是对结发妻子张春华,那叫一个冷酷,这人品分直接就拉低了。

后世对这俩人的评价,差别也挺大。

诸葛亮现在还是很多人心中的“天花板”,智慧、谋略、人品都没得挑,什么“草船借箭”“空城计”,都是他的传奇,连治国理念都影响了不少后人。

司马懿呢,虽然本事确实大,但一提他,大家总觉得他有点“不忠”的感觉。他家族后来建了西晋,可西晋没撑多久就乱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祸事,最后也算账算到他头上了,这名声,想好也难啊。


上一篇: 诸葛亮的师父为何隐于幕后-论其不出山建功立业之缘由 (诸葛亮的师父是谁) 下一篇:诸葛亮为何毅然选择辅佐-刘备三顾茅庐时优势微弱 (诸葛亮为何毅力不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