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的死对东吴有何影响 (东吴丁奉活到多少岁)
丁奉字承渊,是东吴的一个优秀的将领,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提起三国时期的将领,除了,三国演义,中那些花了较多笔墨去描写的知名人物,你还能想起谁?是张辽还是吕蒙,或者是...
丁奉字承渊,东吴那边儿出了个狠人,打仗是把好手,活脱脱一个三国版的“老将黄忠”。提起三国将领,大家脑子里冒出来的肯定是《演义》里写得多的人物——张辽、吕蒙、陆逊,个个都有高光时刻。但要说跟他们都沾点边,还得是丁奉。
这家伙不光会打仗,还是吴国的权臣,一辈子都扑在吴国江山上了,辅佐过四位吴国君主,临死前还在带兵打仗。活到了95岁,这岁数在三国那会儿简直逆天,他这一辈子,基本把三国从兴到衰都看完了。可惜啊,他人一走,没过几年吴国就让西晋给端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熟读三国的人,注意力大多在刘备曹操身上,吴国反而总被忽略。其实吴国才是三国里活得最久的那个。三国那会儿,天下乱得跟一锅粥,老百姓能不流离失所就算烧高香了。很多年轻人为了活命,干脆去当兵,丁奉也是这么个路子。
一开始他就是个小兵,但打仗是真不怕死,还特别有脑子,慢慢就在军里有了点名气。后来成了陆逊的手下,跟着南征北战,立了不少功劳。每次打仗他都冲在最前面,浑身是伤也挡不住,砍敌将、夺大旗,对他来说家常便饭,战场上砍死几百个敌人、缴获一堆武器,这种事丁奉干得多了。
孙权死了,儿子孙亮继位,这时候丁奉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军里威望很高,被封了冠军将军。能当上将军,那肯定是君主信得过的人。从一个小兵爬到将军,中间经历了多少生死关头,只有他自己清楚。新皇帝上任,丁奉也尽职尽责,好好辅佐着。
正好魏国来打东兴,所有人都等着敌人自己投降呢,结果丁奉带着五千兵马,急行军冲到前线,趁着魏军没反应过来,直接把他们的营寨给端了,打了个措手不及。
到了255年,丁奉又跟魏军干上了,两军对峙的时候,他一个人拍马冲进敌阵,把被围的魏国将军给救了出来——那将军本来是来投降吴国的。
从武将到谋臣,掺和进皇权之争
本来就是个武将,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掺和进朝堂里了。孙权死后,孙亮当皇帝,丁奉一直忠心耿耿。可孙亮继位前,东盟大权在孙峻手里,孙峻北伐的时候死了,权力就落到了他弟弟孙綝手里。
历朝历代,最怕的就是一家独大。有人就跟孙亮说,得把孙綝的权力分了,免得他尾巴翘上天。可孙綝当时在外打仗,虽然有人行刺他,但他命大没死。不过打仗的时候这家伙特别独断专行,不听劝,大臣们对他意见挺大。
等孙綝回到建业,孙亮让他进宫,他装病不去,孙亮当时就火了,派丁奉去杀了孙綝的几个亲信。孙綝回来听说这事儿,本来就一肚子火,这下直接炸了,带着兵包围皇宫,想废了孙亮,拥立六皇子孙休。孙休在谋臣帮助下,趁机当上了皇帝。
孙休当上皇帝后,孙綝更无法无天了,孙休就跟众将商量着要除掉他。丁奉这时候给孙休出主意,说以祭祀为名,把孙綝骗进宫来,瓮中捉鳖。孙休听了,孙綝一进宫,丁奉带着人就把他给抓了杀了。这么一来,孙休特别信任丁奉,让他掌管了吴国的军政大权。
不顾年迈,还在战场上拼
孙休这人比孙亮会当皇帝,识人用人也有一套,丁奉跟着他出谋划策,帮了不少忙,孙休算是个明君,丁奉也挺欣慰。这时候的丁奉,在吴国朝廷里仅次于皇帝,军政大权一手抓。他跟别的文官不一样,自己在军里威望高,将士们都服他。在孙休的管理下,吴国总算不像以前那么颓了。
后来魏国打蜀国,眼看三国鼎立要失衡,东吴就出兵想救蜀国,丁奉领着兵去打寿春。可再强的外援也挡不住内部烂,蜀国很快就被魏国灭了,丁奉只能带兵回去。
264年,孙休死了,他指定的继位人是个十岁小孩,可他死后,托孤的大臣张布和濮阳兴却拥立了孙权的第三个儿子孙皓当皇帝。丁奉跟张布关系不错,这事儿他没支持,但也反对过。
孙皓当上皇帝后,丁奉成了大司马,开始辅佐他这第四任主子。可这孙皓根本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吴国在他手里,能不灭就算不错了。直到268年,丁奉奉孙皓的命令去打晋国,他知道打不过,但还是没放弃,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结果还是败了,只能撤兵。
到了271年,丁奉去世,结束了他这一辈子献给吴国的日子。而吴国,在他死后没几年,280年就被西晋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