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东吴第一谋士之争落幕-这位隐形宰相才是孙权背后的战略巨匠 (东吴第一谋士是()A张昭B鲁肃C周瑜D陆逊)

三国谋士如星汉灿烂,但若论东吴政权的存续密码,一位深藏功与名的战略家始终在幕后操控全局,当周瑜的赤壁烈焰、陆逊的夷陵之火吸引所有目光时,这位被,三国志,赞为潜龙的治世能臣,正以另一种方式编织着东吴的霸...

admin

三国谋士多如繁星,但要说东吴政权能撑那么久的真正密码,其实藏了个闷声干大事的战略家。周瑜赤壁一把火、陆逊夷陵再点火,把所有人的眼球都吸走了,这位被《三国志》夸成“潜龙”的治世高手,正用另一套玩法给东吴织霸权网呢。

军事上的高光时刻,藏着个战略盲区。

东吴那些打仗猛将的故事太亮眼,反倒把更深的战略博弈给盖住了。周瑜想“二分天下”,得硬扛曹魏的千军万马;陆逊“忍辱负重”守江山,说到底还是被动挨打。真正让东吴站稳脚跟的,其实是套把地盘、钱袋子、人才这三条线拧成一股绳的打法——这套“吴国操作系统”,就是张昭一辈子捣鼓出来的。

给东吴打地基的人,其实是张昭。

东吴第一谋士之争落幕-这位隐形宰相才是孙权背后的战略巨匠 (东吴第一谋士是()A张昭B鲁肃C周瑜D陆逊)(图1)

作为孙权“最离不开的萧何”,张昭带着东吴从流寇团伙变成了正经王国。他搞了本《吴科》二十卷,把江东那些豪强都拉到法治轨道上来;首创“屯田客”制度,一边种地解决军粮,一边不让土地都兼并到少数人手里;赤壁战前他还掐准了:“曹操人马是多,但北边来的兵不玩水战,这是老天爷送的机会啊!”这些骚操作让东吴成了三国里第一个把“打仗时搞经济、和平时搞治理”无缝切换的狠角色。

张昭这人,看人的眼光毒得很。

他推荐的顾雍,后来成了丞相,带着“吴郡士族集团”撑了江东一百年;破格提拔诸葛瑾,硬是跟蜀汉搞出了“隐形联盟”;连吕蒙这小子,都是他逼着读书的,才有了后来的“白衣渡江”。这种人才梯队建设,让孙权手里始终有牌可打。

文化这事儿,张昭也玩得转。

孙权想当皇帝那会儿,张昭主持编了本《吴书》,硬是把“天命在吴”这事儿给坐实了。他把吴越本地的信仰和中原的儒家文化揉一块儿,整出了独一份的“江东认同”。司马懿当时就嘀咕:“吴人能保住他们主公,可不是运气好。”

到了孙权晚年,张昭其实早就把活儿干完了。

赤壁战前他死磕要抗曹,等孙权想称帝,他又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这位跟着熬了四朝的老家伙,一直当着“战略刹车”。陈寿说他“容貌矜严,有威风”,连孙权手下都怕他,这威慑力,就是东吴的“定海神针”。

老爱拿周瑜、陆逊比谁厉害,其实该想想:没有张昭搭的制度、人才、文化这三块底子,东吴那船能在长江上漂一百年?这位从不上战场却把整个棋局捏在手里的“隐形宰相”,才是三国里最会下棋的那个。


上一篇: 东吴丞相濮阳兴失信于孙休及其最终结局 (东吴 丞相) 下一篇:陵之战中麋芳投降东吴探析及其后续结局 (陵亭之战是什么意思)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